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估右美托咪定辅助镇静对全身麻醉患者术后睡眠功能的影响。方法: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在石家庄市第一医院行择期全身麻醉胃癌根治术手术的患者60例。入选标准:年龄40~60岁,ASA为I~II级,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20):七氟醚维持组(S组)、丙泊酚静脉维持组(P组)和丙泊酚复合右美托咪定静脉维持组(PD组)。麻醉过程:所有患者术前常规给予阿托品0.5mg,苯巴比妥钠0.1g肌注,入室后开放静脉通道,常规监测心电图(ECG)、血氧饱和度(Sp O2)、行桡动脉穿刺,有创动脉内血压监测(ABP)、中心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压监测(CVP)、脑电双频指数(BIS)等监测。麻醉诱导:依次静注咪达唑仑:0.1~0.2mg/kg,舒芬太尼:0.6μg/kg,丙泊酚0.5~1mg/kg,罗库溴铵0.6mg/kg,经口明视下气管插管,麻醉诱导插管过程中,维持有创动脉血压和心率波动不超过基础值±20%。呼吸机辅助通气,麻醉机参数设置:Fi O2=100%,氧流量:2L/min,潮气量(TV):8~10ml/kg,呼吸比(I:E):1:2,呼吸频率(RR):12次/min。维持血氧饱和度:99~100%,维持PETCO2在35~45mm Hg。麻醉维持:七氟醚组(S组):监测患者呼气末七氟烷浓度,在切皮前5 min呼气末七氟烷浓度达到1.3MAC,手术过程中根据BIS值调整七氟醚浓度,术中维持BIS值在50~55之间,顺苯磺酸阿曲库铵0.1mg/kg/h静脉持续泵入。丙泊酚组(P组):丙泊酚6~8 mg/kg/h,瑞芬太尼0.1~0.2μg/kg/min,手术过程中根据BIS值调整静脉药物用量,维持BIS值在50~55之间,顺苯磺酸阿曲库铵0.1mg/kg/h静脉持续泵入。丙泊酚复合右美托咪定组(PD组):右美托咪定0.5μg/kg/h,丙泊酚6~8 mg/kg/h,瑞芬太尼0.1~0.2μg/kg/min,手术过程中根据BIS值调整静脉药物用量,维持BIS值在50~55之间,顺苯磺酸阿曲库铵0.1mg/kg/h静脉持续泵入。手术结束前10min停止所有麻醉药物,手术结束后转入麻醉恢复室待苏醒完全后转回病房,术后患者自控镇痛(PCA)至术后48小时。结果:1 3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指数、手术时间、出血量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2 P组和PD组丙泊酚和瑞芬太尼总用量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PD组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的总量明显低于P组的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的总量3 3组患者术后1d、4d、7d的AIS失眠评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三组患者术后1d、4d、7d的AIS评分均值:P组和PD组明显低于S组;1d、4d的AIS评分均值:PD组低于P组。术后7d AIS评分均值:P组和PD组无明显差异。3组患者术后1d、4d、7d的AIS失眠评分均有所下降,S组和P组患者术后4d、7d的AIS评分与1d的AIS评分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PD组术后患者4d的AIS评分与1d的AIS评分相比无明显差异:PD组患者术后7d的AIS评分与1d的AIS评分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3组患者术后7d的AIS评分与4d的AIS评分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4 3组患者术后1d、4d、7d均无中度以上疼痛。结论:右美托咪定辅助镇静可以改善全身麻醉患者术后睡眠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