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视角下企业节能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 :天津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ted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企业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贡献者,同时也是能源的主要消耗者。随着企业快速发展带来GDP高速增长的同时,企业出现的污染环境和浪费能源行为违背了我国绿色发展理念。国内外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企业节能行为做出研究,积累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企业节能的效果好坏直接影响到我国能否实现节能目标,间接影响到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我国企业节能起步较晚,尚处于发展完善阶段,受多个主体要素的交叉影响,如何充分利用和协调各主体的社会资源和能力显得至关重要。因此,本文从协同视角下研究企业节能行为影响因素,全方位促进企业节能行为顺利实施,提高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使得社会资源配置最优化,促进我国节能目标的实现。本文在文献研究基础上,从协同视角重新对企业节能行为内涵进行界定,分析协同视角下企业节能行为特征,探讨协同主体要素对企业节能行为的影响。结合可持续发展理论、环境外部性理论和多中心治理理论分析协同视角下企业节能的必要性、存在的问题和企业节能行为过程中的角色演变,确定政府、科研机构、高校和公众等四个协同主体要素,选取合作政策、节能意识等影响因子,建立企业节能行为影响关系的回归理论模型。通过实地调研、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等方式收集研究数据,运用数据统计软件SPSS,对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检验协同主体要素影响因子与企业节能行为关系,验证协同主体要素与企业节能行为的协同回归关系。本文创新性的从协同视角研究企业节能行为,寻求企业节能行为协同要素,采用定量方法实证分析企业节能行为影响因素,为促进企业节能行为提供了新的突破口。研究发现:企业节能行为受政府、科研机构、高校和公众等主体要素的协同影响。政府的合作政策、科研机构与企业的合作水平、高校与企业的合作水平、公众的节能意识对企业节能行为有正向影响。政府的支持政策和管制政策、科研机构的技术水平、高校的科研水平、公众的监督程度和购买能力对企业节能行为的影响并不显著。在主体要素协同回归分析中,政府的影响作用最大,公众的影响作用最小。根据研究结论,从政府、市场和社会等层面提出协同视角下促进企业节能行为实施的对策建议,以期推动企业节能行为顺利实施,促进企业节能目标的实现。
其他文献
经过二十年来的展,我国经济保持持续平稳高速增长,资本市场的发展发挥了重要重作用。截止至2011年底,深圳证券交易所与上海证券交易所共有2230家上市公司,由此可见我国资本市场发
炎症反应是造成缺血性脑卒中继发性神经损伤的重要机制,是现阶段神经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星形胶质细胞具有脑内分布广泛、缺氧耐受力强、能与神经血管单元的几乎所有细胞相互
随着“互联网+”理念的不断深入发展,企业的经营战略更加强调借助互联网这一平台,采用信息通信技术,将各行各业结合起来,突破企业边界的限制,形成一个覆盖全球的庞大的网络结构,以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在新的领域创造一种更优越、更高形态的经济发展新生态,凸显跨界合作的重要性。跨界合作行为已受到企业界广泛关注与追捧,众多非互联网企业如苹果、海尔等纷纷采取跨界合作行为以顺应经济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