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钛与碳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计算及性能研究

来源 :三峡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higezui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纳米材料至少有一个维度上的尺寸处于纳米量级,出现了许多新的量子现象以及奇特性质,如小尺寸效应,量子尺寸效应,表面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性质,因而在电、磁、光、力学、催化和医药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有两部分,一是制备二氧化钛纤维和二氧化钛/石墨烯复合材料,以此解决纳米二氧化钛分离回收难和可见光利用率低的问题,二是构建了四种碳纳米管/石墨烯T型复合结构模型,并利用第一性原理研究了该复合材料的结构,电学和场发射性质,这对碳纳米管/石墨烯新材料在实验上的制备与实际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共分五章,具体内容安排如下:   第一章介绍了相关的基本知识,本论文的研究背景、意义和主要工作。   第二章采用低温水热法制备了二氧化钛纤维,并对样品进行的XRD,SEM和HRTEM表征显示,该纤维由纳米棒自组装而成,纤维的长度约为1~2mm,直径约为15μm,分散性良好。紫外可见光(UV-vis)吸收谱图显示该样品的能隙能量Eg =3.0eV,降解RhB实验表明该样品在可见光下的催化能力优于商用P25。   第三章介绍了氧化石墨烯及二氧化钛/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然后通过正交试验得到了该复合材料最优的实验条件。采用XRD,SEM和BET对复合光催化材料的物相、颗粒粒径、形貌及比表面积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产物中的TiO2为锐钛矿晶型,其平均粒径约为18nm。复合材料的比表面积为170m2/g,平均孔径为12.45nm。在可见光照射下(l>420nm)下以TiO2/石墨烯为光催化剂对有机染料罗丹明B(Rhodamine B,RhB)进行光催化降解,对照P25及相同条件下制备的TiO2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其光催化活性明显高于商用P25和相同条件下所制备的TiO2。   第四章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下的第一性原理,采用广义梯度近似(GGA),对碳纳米管/石墨烯复合结构进行了几何结构优化,分析了该复合结构的结合能,能带结构,Mulliken电荷分布及功函数。结果表明复合结构均表现出半导体性质,其稳定性及电子结构取决于碳纳米管类型和复合结构的连接方式,而且复合材料的功函数要低于碳纳米管,在场发射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第五章对全文进行总结并对后续研究加以展望。
其他文献
有效控制从一个量子态到另一个特定量子态的布居数跃迁,不仅对设计和控制化学反应过程及产物非常重要,而且对原子光学和量子光学中特殊量子态的制备、量子态相干操控等具有重要
氧化锌纳米颗粒(ZnO NPs)是一种具有六角纤锌矿型结构的宽禁带Ⅱ-Ⅵ族化合物半导体材料。由于它的半导体、光电、紫外线屏蔽特性等化学物理性质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并且应用到了
时间非局域(TNL)动力学方法是一种可以快速而相对准确的计算量子耗散系统动力学演化的方法,它是一种非马尔科夫方法,考虑了记忆影响,初态和末态的相关分析,而且比路径积分和级联
二元衍射光学元件由于其独特的性能及广泛的应用,有着传统光学元件无法比拟的优点,因此得以迅速发展。本文以体积衍射光栅为例,研究了二元衍射光学元件的夫朗和费衍射频谱面
学位
当前在党和国家大力倡导大众创业、百姓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新常态下,草根创富风起云涌。在媒体多元化竞争和融合大潮中,CCTV-7农业节目提出打造“创富”品牌,作为谋求自
光子学晶格是一种折射率呈周期性分布的微光学体系,光波在其中传输时,会出现许多在连续、均匀的体介质中所没有的现象。通过对这些现象的研究,可以为更好地实现控制光、操纵
应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计算了不同压力下岩盐矿(RS)结构和闪锌矿(ZB)结构MgS和MgSe晶体的电子结构、弹性性质和光学性质,所得结果表明:   零压下RS结构的
随着环境污染问题与能源危机日趋严重,寻找可再生的清洁高效的能源变的越来越重要。染料敏化及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以其简单的制作工艺,低廉的成本,较高的光电转化效率,得到世界各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