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老龄化形势日趋严峻的情况下,我国开始积极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养老模式。“四老一小”的家庭结构给子女带来了严重的养老压力,家庭养老逐渐弱化,越来越难以满足养老需求;另一方面,在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下,老年人对机构养老模式并不认可,且机构养老在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下难以应对如此繁重的养老压力,弊端重重。在此背景下,人们不得不重新对养老模式进行思考,在长期的探索和实践中,社区居家养老模式优势逐渐显露,日益为人们所认可和接受。但是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在世纪之初才缓慢开展,起步晚发展慢,如何根据我国国情探索出一套适合本国需要的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值得我们思考。 本文对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研究的背景、研究意义进行简单的介绍,并对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概念、发展现状进行了阐述,从发展现状分析出目前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随后建立起福利经济学模型,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进行福利经济学分析得出三个结论:第一,居民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购买意愿直接影响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能否提高社会福利;第二,政府对社区居家养老进行补贴并不会直接增加社会福利,但是可以弥补个人的福利损失,提高个人的满足感;第三,根据罗尔斯主义社会福利函数分析,要对生活状况最差的那部门老年人进行补贴,享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可以最大化社会福利。最后通过对比英国、美国和日本社区居家养老在资金来源、服务对象、服务形式和内容、服务队伍以及监督评估机构等方面做法,结合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明确福利多元的四个主体----政府、市场、社会和家庭的责任,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指出政府首先要对自身责任准确定位,有效协调各方力量;加大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补贴力度,拓展多元化的筹资渠道;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建立规范的行业标准;建立有效的评估监督机制。市场要提高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针对性和多样性;提高服务队伍的专业性。社会要积极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募集慈善资金;鼓励志愿者积极参与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来。家庭方面一方面老年人要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尽量保持身心健康,在身体状况允许的条件下,也参与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实践中来;另一方面子女要继续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赡养自己的父母,为其提供精神慰藉和经济支持,是自己的父母在老年能享受天伦之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