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Ad hoc网络路由协议的跨层设计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umt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车载自组网(Vehicular Ad-hocNetwork,VANET)协议通常采用分层结构。每层进行单独设计,层与层之间通过明确定义的标准化接口来实现信息的交互。这种方式的主要优点是结构灵活,每层的功能的实现方式可以进行无缝的替换。例如,如果一个已有协议需要被一个新的协议替换,网络的其它层并不需要进行修改。但这种方法无法解决自组网中的一些基本问题,比如网络拓扑结构的动态变化。而且,许多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ITS)的应用需要严格的Qos保证,而现有的自组网解决方案无法满足这种需求。因此人们在开发通信协议时引入跨层设计来代替传统的分层设计。为了保证协议的高效性和鲁棒性,跨层设计允许信息在不同的层间内进行交换和共享。本文在深入研究了车载自组网VANET中的跨层机制后,从三个方面考虑,提出了一种跨层联合优化设计,该方案与传统方案相比有很大的性能提升。  第一方面,我们着重考虑能量效率。能量是无线网络中最重要的资源。对于车载自组网而言,能量有特殊的意义:它对传输范围、吞吐量、链路稳定性等都有所影响。关于能量,有两个问题需要研究:一个是能量供应,另一个是功率控制,本文只考虑功率控制的问题为了提高链路的稳定性和吞吐量,我们考虑通信中影响功率效率的两种状况。第一,估计在时间t时每个节点的剩余能量。根据这个参数,可以为每个节点构筑一组―优势(strong)‖邻节点。这组―优势‖邻节点的剩余能量不低于所有邻节点的平均值。这样可以为路由过程提供―优势‖节点,从而构建更加稳定的使链路更加稳定。但是这种方式也面临着中间节点能量耗尽的问题。当一个节点被很多路径选为中间节点时就会发生能量耗尽这种情况。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优化设计了每个路径的能耗。这样能保证节点能源能量不被耗尽,并且系统能源能量能够被充分利用。因此,这样做会带来吞吐量更大的增益。  第二个方面,我们重点考虑端到端的延时控制。车载自组网VANET中的延时的产生主要是由于该网络所具有的独有特点而产生的,比如高动态的网络拓扑结构、实时变化的车辆密度和网络连通性以及数据瓶颈的存在等。为了减少路径延时和优化发送接收数据时间,我们利用端到端的延时估计来建立路由量度度量。第一步,我们通过每个节点的分组处理延时来检测节点处理时间,它包含所有单层和层与层之间通信处理时间。第二步,我们利用端到端的延时评估进行路由量度度量。利用延时最短链路所建立的路径,可以减少路径发现时间并且使建立的路由快速收敛。  最后,我们重点研究拥塞控制方面问题。车载自组网的拥塞会给通信网络带来三个主要严重问题:长延时、高开销和大量丢包。所以,车载自组网中的拥塞控制面临着具体环境因素带来的一些挑战。研究结果表明,当系统中业务量大或存在很多贪婪用户时,这些问题会导致低系统的吞吐量会降低。当有限的缓冲区满时会发生拥塞,随后的数据不得不被丢弃。因此,为了改善节点之间的链路和系统性能,我们利用MAC开销、链路质量和每个节点的数据速率来计算拥塞概率,随后用这个参数来建立路由量度度量。通过这种方法可以保证链路的高可靠性和高吞吐量。
其他文献
目前卫星导航系统应用十分广泛,便携性与低成本是导航接收机未来发展的一个新趋势。其中信号捕获是导航系统基带信号处理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影响GPS接收模块功耗和成本的重要
人体行为识别是计算机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人体行为识别是指通过计算机技术,使计算机能够从视频或图像序列中自动识别出人体的动作行为并对其进行分类。本文对人体行为识
在无线宽带通信系统中通常存在由信道的多径效应引起的码间干扰(ISI)。对抗信道多径效应的一种有效方案则是单载波频域均衡(SC-FDE)。由于分数阶傅里叶变换是普通傅里叶变换的广
将传统内容分发网络迁移到网络功能虚拟化环境下可以带来很多好处,如易管理,部署成本低等。此外网络功能虚拟化技术也使得按需付费的计价模式成为可能。因此虚拟内容交付网络
网络时间协议(NTP,Network Time Protocol)是互联网上主机进行时间同步的应用层协议,互联网环境的复杂使得时间同步异常困难,NTP协议的出现解决了这一问题。NTP采用分层结构
流量矩阵描述的是整个网络中源、目的节点对之间的流量大小。流量矩阵是网络监测、网络流量工程、网络计费等应用的重要输入。传统网络的流量矩阵测量主要是通过链路负载等信
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不断推进,McWiLL (Multi Carrier Wireless Information Local Loop,多载波无线信息本地环路)宽带无线通信系统广泛应用于用电信息采集、配变监测、负荷控制等智能配电网的业务接入领域。McWiLL电力专用终端是实现配电和营销等核心业务自动化、智能化与现代化管理的基础,它是完成相关电力业务接入功能的实体,其性能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决定着电力通
卫星通信具有覆盖范围广、通信容量大、传输质量好、组网方便迅速、便于实现全球无缝链接等众多优点,是实现通信全球化和个人化的重要手段,由此,20世纪以来它的发展一直受到极大
无线传感器网络(WSN)是由大量使用传感器节点组成的自组织网络,节点定位技术是其中重要技术之一。现有提出的定位算法大致可分为基于测距的算法和非测距的算法,基于测距的定位
低密度奇偶校验(Low Density Parity Check Code, LDPC)码作为一种高效的纠错码,具有良好的性能,其克服了其它纠错码的缺点,是目前发现的距香农限最近的信道编码。LDPC码自从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