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能源问题日益严重,新能源、特别是光伏发电系统的研究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光伏发电也有其缺点,随机性,间歇性和分散性等,为了解决这些缺点,本文从光伏系统的结构,MPPT控制,抑制功率波动控制,受限控制和储能控制等多方面对其能量传递和拓扑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建筑光伏系统的并网控制模型和离网模块化控制模型。首先,对建筑光伏的发展和建筑发电系统进行了介绍。在此背景下,依据光伏电池的发电特性,建立了仿真模型,并分析了光伏电池的工作特性。通过三种不同DC-DC变换器的仿真与比较,最终确定了最适合建筑光伏使用的变换器。比较了光伏系统的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的不同控制方法的响应速度和跟踪结果,使用改进的传统电导增量法,加快了最大功率点跟踪的速度。然后,提出了一种新的抑制光伏输出功率波动的控制策略,并建立了控制策略和仿真。在两种不同的功率波动情况下,抑制输出功率波动控制相比于MPPT控制,能更好的判断出大的功率波动,并及时抑制此波动,使输出功率更稳定,减小了功率波动对电网的冲击。再后,对建筑光伏的并网控制的控制策略做了探讨并建立了光伏组件模型,DC-DC变换器和逆变器模型,在并网的情况下进行仿真。提出了受限控制,使得在并网受限运行的情况下,每个光伏阵列都能恒功率控制,并使输出功率满足电网需求的功率。最后,提出了模块化光伏控制,与高增益隔离DC-DC变换器,超级电容和通信监测系统集成,使光伏组件能均流稳定地输出,同时让每块光伏组件都能达到其最大功率点,解决了局部阴影和光伏组件失配条件下的能量分配问题,提高了该系统的综合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