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HCb实验上对Λ+c→ΛK+衰变角度分布中CP破坏参数的测量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fi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夸克领域CP破坏的研究是粒子物理学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从1964年在中性K介子系统中发现CP破坏以来,大量的CP破坏效应在B介子系统中得到发现,其结果都与CKM机制相符。但粲强子的CP破坏是一个尚未得到深入研究的领域。标准模型预言粲强子的CP破坏很小,实验上也尚未观察到粲强子的CP破坏。而LHCb实验能产生大量的Λ+c重子,为研究CP破坏提供了良好的机会。  我们利用2016年LHCb在质心能量为13万亿电子伏特的质子质子对撞模式下取得的积分亮度为1.67fb-1数据,对Λ+c→ΛK+和Λ-c→(Λ)K-衰变中的CP破坏进行了首次测量,通过研究质子和反质子的螺旋度角的分布确定不对称参数αΛ+c和αΛ-c,得到在此过程中的衰变不对称参数平均值αΛc=-0.576±0.037和CP破坏参数ACP=-0.010±0.040。此初步结果的系统误差尚需进一步研究并有较大改善余地。  本分析中由于蒙特卡洛模拟样本统计量受限,因此下一步我们需要发展新方法来快速产生大量的蒙特卡洛事例。并利用更多的模拟数据对拟合方法和系统误差分析加以完善,有望得到Λ+c→ΛK+衰变过程不对称参数和CP破坏参数较为精确的测量结果。
其他文献
氧化亚铜一般情况下是金属空位的直接禁带的半导体材料,其禁带宽度在2.17eV,已被广泛应用于气体传感器,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太阳能能转化,生物传感器和磁储存设备中。同时,
相比于微波通信,自由空间光通信具有传输容量大、传输速率高、传输距离远、保密性强和频谱资源丰富等优点。自由空间光通信中光束在大气信道中传输时会受到湍流效应和气象条件的影响,而空间分集技术可以有效抑制信道衰落,提高输出信噪比(SNR),改善通信系统性能,并具有可靠性高、易于维护和升级的优点。本文围绕基于多孔径相干光接收机的星地光通信系统展开了深入的研究。首先在考虑大气湍流效应和大气衰减损耗的条件下应用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