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耦合视角的重庆市经济绿色化发展研究

来源 :中共重庆市委党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067838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导下,重庆市经济绿色化发展有了新内涵、新机遇,同时仍面临严峻挑战。本文立足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耦合视角对重庆市经济绿色化发展进行研究,与新常态时期经济发展转型要求具有一定契合性,对实现重庆市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和谐互促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研究分为四大部分,主要内容为:1.对重庆市经济绿色化发展涉及的相关概念和基础理论进行梳理,为研究奠定理论基础。首先,归纳总结国内外关于经济绿色化发展研究的文献观点;再者,对绿色化、经济绿色化发展、绿色发展、耦合进行概念阐释,并对“两山”理论、循环经济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内涵进行论述。2.对重庆市经济绿色化发展进行现状分析,为研究提供现实支撑。政策利好下的重庆市经济绿色化发展已取得一定成效,但仍面临经济发展方面和生态保护层面的挑战。3.对重庆市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协调度进行实证分析,为研究提供科学依据。首先,选取重庆市2009-2018年间关于生态环境、经济发展两大系统的22项指标,建立重庆市生态—经济耦合协调度模型并进行动态分析;其次,通过灰色关联度模型,分析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间的相互影响因素;最后,探讨出重庆市经济绿色化发展面临的问题。4.根据以上研究结果,为重庆市经济绿色化发展提出对策建议。具体如下:形成新型“全民共建、全民共享”重庆市经济绿色化发展理念;深化“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为主导的重庆市经济绿色化发展模式;通过“聚才引智、创新驱动”、“集约高效、产城融合”助推重庆市经济发展与社会事业共同繁荣;完善生态补偿制度,推进生态法律制度建设,优化绿色财税金融制度,为重庆市经济绿色化发展提供制度保障。综上,本文选用重庆市特色生态—经济评价指标构建综合评价体系,对重庆市经济绿色化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两大系统的耦合协调度进行了动态评价,得出两大系统间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具有全面性、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从而推动重庆市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
其他文献
为了系统掌握陕西米仓山自然保护区植被分布及其特点,合理有效开展资源保护工作。通过调查以及归类分析,建立了陕西米仓山自然保护区自然植被12个植被型37个群系,人工植被3个
柞水县地处秦岭南麓,五味子野生资源极为丰富,尚待开发利用。本文对柞水县南五味子的品种资源及分布情况进行调查求证,对当地气候环境因子进行分析,对环境安全因子进行检测,
目的研究恶性血液病骨髓血管新生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骨髓活检塑包切片上的表达情况。方法应用改良的Hemapun 988塑料包埋骨髓病理切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43例恶性血
当针对电力系统中相关设备或者波形等开展研究时,单一信息源的特征不足以对其进行全面刻画能力。近年来,随着大数据、物联网和云计算时代的到来,电网数据量不断庞大,特征种类日益增多,为设备状态诊断等各种模式的辨识提供了多源化的信息支撑。但这些特征来源增多、分布差异大、信息之间关系复杂,仅凭传统的单核分类器难以保证分类效果。因此,有必要研究如何有效分析和处理高维特征及保持分类器的辨识稳定性。为提高面向多源特
本文根据我国VTS发展历程及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连云港VTS现状的肤浅分析,结合连云港VTS工作人员的知识结构及VTS人员培训具体实践,就VTS人员培训方面提出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