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特征捆绑问题一直都是视觉工作记忆中的核心基础问题。之前关于特征捆绑的研究一直集中于特征捆绑和注意资源的关系上,探讨特征捆绑是否需要注意资源。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特征捆绑不对称性作为特征捆绑的一种特殊现象被研究者发现并探究。附带捆绑同样作为特征捆绑的一种特殊绑定机制,在以往研究中没有被明确概念化和专门探讨。因此,本研究基于颜色-位置捆绑不对称,对颜色-位置附带捆绑的内在机制进行探究。笔者认为,颜色-位置附带捆绑的本质就是捆绑不对称。基于此,本研究设计三个实验对颜色-位置附带捆绑进行探究。实验一采用单一刺激变化检测范式来探究颜色-位置附带捆绑,自变量为记忆任务(单一颜色记忆、单一位置记忆)和探测刺激类型(原匹配、重新匹配和新颜色位置),因变量为判断探测刺激的正确率和反应时。通过比较不同记忆任务下原匹配和重新匹配的反应时差异,我们发现在单一颜色记忆任务条件下原匹配的反应时显著高于重新匹配反应时,出现了捆绑效应;但是在单一位置记忆任务条件下,原匹配的反应时和重新匹配的反应时差异不显著,未出现捆绑效应。实验一的结果验证了颜色-位置附带捆绑现象的存在。实验二采用单一刺激变化检测和视觉搜索双任务结合范式来探究颜色-位置附带捆绑的形成机制。单因素被试内设计,自变量为视觉搜索类型,分别是搜索靶子所占用色块的颜色位置信息与记忆项目完全匹配、搜索的靶子刺激与干扰刺激所占用色块的颜色位置信息分别与记忆项目的颜色和位置匹配、以及控制条件(与记忆项目颜色位置都不匹配),因变量为落入靶子刺激兴趣区和干扰刺激兴趣区首次注视点的百分比。我们重点比较了分别匹配条件下首次关注靶子刺激兴趣区和干扰刺激兴趣区的注视点百分比,结果显示,靶子刺激在位置兴趣区的首次注视点百分比显著高于靶子刺激在颜色兴趣区的首次注视点百分比,表明位置特征相较于颜色特征具有眼动捕获优先性。实验二的结果为颜色-位置附带捆绑的形成机制提供了眼动捕获的证据支持,同时支持了客体特征和空间位置特征在两者进行特征捆绑条件下存在捆绑不对称现象。实验三旨在探究颜色-位置捆绑不对称在脑电P300差异,为颜色-位置附带捆绑提供脑机制证据。实验采用单一刺激变化检测范式,同时采集被试行为数据脑电数据。单因素被试内设计,自变量为记忆任务类型,客体颜色记忆、空间位置记忆和颜色-位置捆绑记忆。因变量为顶叶和枕叶代表电极的P300的平均波幅。结果分析单一颜色记忆和颜色-位置捆绑记忆两种条件下P300成分差异不显著,单一位置记忆与颜色位-置记忆两种条件在P300成分上的差异显著。结果表明,单一颜色记忆条件出现了颜色-位置捆绑记忆效应,而单一位置记忆并没有出现捆绑效应,结果支持了颜色-位置捆绑不对称,同时为颜色-位置附带捆绑提供了 ERP证据。因此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颜色-位置在特征捆绑中确实存在特征捆绑不对称现象“颜色-位置”附带捆绑,这是因为注意对空间位置信息优先捕获导致,并且在脑电实验中也找到了颜色-位置附带捆绑的P300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