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上市公司作为社会生产的基本经济单位,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农业生产总值达59,419.25亿元,比2014年增长8.49%,占国民生产总值的8.2%,对国家经济稳定发展至关重要。农业行业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农药化肥的过度使用和农业废弃物的排放等问题,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命健康和赖以生存的环境,因此农业上市公司由于其行业特殊性应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以确保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在供给侧改革的政策背景下,农业上市公司资源配置效率低于各行业平均水平的问题得到关注。面对农业上市公司存在的社会责任问题与资源配置效率水平偏低等问题,对农业行业内部各板块资源配置效率水平差距进行分析,研究企业承担不同利益相关者责任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协调好农业企业社会责任与资源配置效率的关系十分必要。首先对利益相关者理论、资源配置效率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与资源配置效率的关系进行全面深入研究,旨在得出企业承担对不同利益相关者的社会责任对资源配置效率的不同影响,找到影响作用明显,且影响方向为正的利益群体,以提高农业板块整体资源配置效率水平与承担社会责任的积极性。其次,依据农业行业特殊性,对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内容进行了界定,分析我国农业板块社会责任履行现状。最后,运用贡献率法与Wurgler模型分别衡量企业社会责任与资源配置效率水平,并以此作为解释变量和被解释解释变量,构建回归模型对二者关系进行分析。此外,在研究中还将农业上市公司在行业内进行板块细分,分为种植业板块、林业板块、畜牧业板块、农副产品加工业板块、渔业板块5个小板块,以分析不同板块之间资源配置效率水平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农业上市公司履行对不同利益相关者社会责任对资源配置效率影响不同,其中,履行对环境、投资者和政府的社会责任与资源配置效率显著正相关,履行对弱势与公益群体的社会责任与资源配置效率显著负相关,履行总体社会责任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社会责任与资源配置效率没有显著相关性,另外,农业板块整体资源配置效率水平较低,且行业内各细分板块间差异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