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制造业等实体经济面临着有效需求不足,实体经济投资效率下滑,企业创新动力不足等一系列问题,然而伴随这种趋势的却是房地产以及金融投资活动的繁荣,制造业等实体企业金融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去工业化”与“资产泡沫化”的矛盾,随着改革转型逐步迈入深水区,如何改变目前制造业企业粗矿的发展模式,实现企业的长久健康发展,引发了各行业专家的广泛关注,亦有众多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运用归纳总结、演绎推理以及实证分析等方法,从资产金融化、收益金融化以及高层管理者金融化三个维度着重研究了制造业等实体金融化对于企业成长性的影响,并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本文的结构主要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节为绪论,主要包括了本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文献综述与评述、研究思路与方法以及研究创新与特色四个部分,第二章节为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其中概念界定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解释变量实体金融化以及被解释变量企业成长性,而在理论基础这一部分,主要讲解了委托代理理论、股东价值最大化理论以及金融约束与金融深化理论。第三章节为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在此部分,本文结合前人研究的理论基础,分别从资产金融化、收益金融化以及高层管理者金融化三个方面提出了本文的3个研究假设。第四章节为模型构建与实证分析,在此,本文对相关变量进行了指标选择,并对样本数据进行了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以及多元回归分析,对前文的3个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第五章节为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本文通过多元回归分析研究发现了:(1)资产金融化与企业成长性呈现显著倒U型相关关系,表明了企业配置合理的金融资产的比重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的成长性,但过高的金融资产的比重,侵蚀了产业资本的运作空间,不利于企业成长性,这种倒U型曲线的临界点为金融资产占总资产比例为16%。(2)收益金融化的提高抑制了企业成长性,并通过了显著性检验。(3)高层管理者金融化与企业成长性亦呈现倒U型关系,并且显著,表明了具有金融经济等学术背景的董事长或总经理人数占高管团队的比重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企业成长性。(4)不同产权性质的制造业等实体企业资产金融化与企业成长性呈现完全相反的相关关系,国有性质的制造业企业,其资产金融化与企业成长性呈现显著的倒U型关系,而民营性质的制造业企业,资产金融化的提高在短期内显著抑制了企业成长性,当达到某一节点后,则会显著促进企业成长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