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饱和季冻土抗剪强度研究及其工程应用

来源 :吉林建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jiawang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处于季冻区的土一般处于冬冻夏融的非饱和状态。常温下非饱和土相较饱和土获取其抗剪强度指标较为困难。此外在季冻区冬季,地表以下数米范围内土处于冻结状态,冻结后土的抗剪强度及其指标较冻结前均有很大变化。越冬基坑由于土的冻胀可能对其产生安全隐患。基于此,本文通过在常温及负温条件下进行的非饱和土三轴压缩实验获得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拟合及以实际工程为依托对不同温度下深基坑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主要成果如下:一、使用Geo-Experts压力板仪测量试样土-水特征曲线并从文中给出的三种土-水特征拟合曲线的拟合结果中可知Fredlund&Xing模型对实验数据拟合效果最好;各拟合模型获得的非饱和土物理参数与实际值较为一致。二、根据非饱和土三轴压缩实验结果可知:在基质吸力一定时非饱和土抗剪强度随围压的增加而增加;在围压一定时,非饱和土抗剪强度随基质吸力的增加而增加现象明显。在基质吸力为57k Pa时,基于孔隙体积与质量分布的两种分形模型的非饱和土抗剪强度公式对实验值预测效果较好,但随着基质吸力的增加,预测效果越来越差(基质吸力为400k Pa时预测偏差略有减小,可能由于原状土土性不稳定造成的),预测值普遍小于实验值,且两种分形模型预测效果差距很小。采用基于两种分形模型的统一有效应力的抗剪强度理论对实验结果预测时更加准确,大部分实验值比预测值大或相近。为了弥补高基质吸力下预测效果不佳这一不足,给出了与基质吸力或含水率相关的拟合曲线。三、根据非饱和冻土三轴压缩实验结果可知:较小围压对冻土应力-应变曲线影响不大。当围压与基质吸力一定时偏应力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当温度与围压一定时偏应力随基质吸力减小而增大。相同体积含水量下,随着温度的降低,冻土粘聚力逐渐增加,冻土内摩擦角逐渐降低;相同负温条件下,随着体积含水量的降低,冻土粘聚力逐渐降低;冻土内摩擦角逐渐增加。在干密度一定时体积含冰量与非饱和冻土抗剪强度指标具有很强的线性关系。四、数值模拟的结果表明:在基坑周边超载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温度的降低,基坑周边沉降逐渐减小;从基坑底面隆起模拟结果得出当温度下降为0°C时,基坑底面土的冻胀是隆起现象的主要因素。当温度持续下降至-15°C,由于超载的大幅削弱导致隆起小幅回弹。由于土的冻结作用,导致桩水平位移、最大剪力、最大弯矩均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加,这是土冻胀效果的体现。将规范给出的基坑变形监测报警值与模拟值进行比较,得出在模拟工况下基坑隆起是监测的重点。
其他文献
加筋土陡坡结构因其对地基承载力要求低、节省占地、生态环保、经济安全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工程实际中。为改善我国高速公路通行能力低的现状,目前我国广泛采用的路基加宽结构形式为自然填土放坡加宽结构,自然放坡结构在增加占地面积情况下,更对控制新老路基不均匀沉降提出更高要求,本文依托新元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以加筋土陡坡加宽路基为研究对象,对加筋土结构的地基横断面沉降、筋材应变及整体稳定性进行分析,并选取一自然
因钢结构拥有质轻、高强、延性好等优点,所以钢框架结构体系在建筑行业中应用广泛,其中梁柱连接节点决定着钢框架的整体性能。鉴于在1994年美国北岭地震与1995年日本阪神地震中,传统的钢框架节点破坏主要表现为梁柱焊缝处脆性断裂破坏与节点域的剪切破坏,新型延性钢框架梁柱连接节点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在研究过程中,节点域破坏问题越显突出,因此节点域加强也越显重要。本文以T形件连接钢框架中柱节点为研究对象,
近年来,交替方向法在大规模、数据分布的机器学习应用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然而,大多数基于交替方向法的算法,以及经典交替方向法在内,都隐含地假设了真实数据值的完全可访问性。但在现实中,通常只有目标梯度的一些噪声估计,甚至只有目标函数本身是可获取的。最近,一些文章研究了许多基于交替方向法的新算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并且证明了其收敛速度。本文考虑的是三块可分的凸规划问题,且目标函数只有梯度的噪声估计是可获取的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信息数量不断增加。网络数据多以文本类型展现,但文本信息分布发散,内容复杂,分类单一,导致网络信息的采集和分析难度较大。为解决数据采集困难和文本分类粗糙的问题,本论文以主题爬虫和文本分类技术为基础,利用Python语言设计并实现了冬奥会新闻文本采集及分类分析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分类、数据可视化三个功能模块。在数据采集模块中,为了采集与冬奥会主题相关的新闻文本数
磷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必要元素,水稻是主要的粮食作物,需磷量大。而磷是不可再生资源,过多地施用会加剧磷资源的枯竭,也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筛选耐低磷水稻品种,探明其农艺与生理特征,对于节约磷肥资源,实现高产高效和保护环境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12个江苏省近70年来在生产上广泛应用的具有代表性的中熟籼稻品种为材料,全生育期进行水培试验,设置正常磷浓度(国际水稻研究所水稻培养液标准配方,对照)和低磷浓度(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RA伴发血液系统受损患者、RA伴发肺间质病变(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患者、RA伴发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影响因素,以期为RA的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1.收集2015年1月1日至2019年5月1日就诊于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部的1509例RA患者资料
针对淮北地区黄河故道地区土壤有机质含量低,有效肥力较差,以及稻茬小麦生育后期因肥力供应不足易早衰等问题,试验于2017-2019年在宿迁市泗阳县凌孟村试验田进行。以当地常规高产小麦品种淮麦33为试验材料,设置缓混肥(缓控释肥与普通尿素配施,控释氮与速效氮掺混比例为65%:35%)一次性基施(模式F1)、基施和拔节期追施缓混肥(模式F2)、基施缓混肥和拔节期追施尿素(模式F3)、常规尿素(CK)和不
针对建筑结构的梁柱节点在地震作用下出现进入明显塑性状态而导致结构破坏或倒塌的现象,基于一种扇形旋转放大式节点剪切阻尼器的设计,研究其改善结构抗震性能的能力。为了利用扇形旋转放大式节点剪切阻尼器的耗能减震技术尽快得以应用,开展对该阻尼器的技术开发和研究工作,并解决工程设计与应用的关键问题。根据这种新型扇形旋转放大式节点剪切阻尼器,介绍了此阻尼器的构造,其主要的耗能材料为橡胶,即通过橡胶材料的剪切滞回
图像分类一直是计算机视觉领域最受关注的问题之一,其中细粒度图像的分类更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细粒度图像分类的目标是区分那些在视觉上十分相似的图像子类,比起一般的图像分类任务,细粒度图像分类具有更大挑战。传统的基于视觉特征的分类很难应对子类间视觉相似度过高的问题,且容易产生语义鸿沟。因此,许多研究者提出利用用户点击特征分类图像。与视觉特征不同,点击特征包含了丰富的语义信息,且它是利用搜索日志构建的、不
“为官不为”作为一种消极的政治现象古已有之,本文所要探讨的“为官不为”有其特定的政治环境背景,特指我国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猛药祛疴、重拳反腐的高压态势下,官场上逐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