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变迁的政治经济学:一个分析框架及其对中国粮食部门改革的应用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F6VE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的性质是关于经济史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具体地说,是为描述和解释经济政策变迁史现象提供一个理论框架和分析方法,并以中国粮食部门20多年的改革经验作为案例对理论给予检验和论证.在研究方法和行为基础上,本文建立了两分法的行为人假设模型,即政策人-经济人假说.将政策人定义为有目的的经济人,并以此作为社会主义民主集中制下政策决策层的个体行为模型基础,从而使得个体主义和整体主义、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以及理论分析和经验研究等诸多方法很好地综合起来.在研究了经济政策的规范性质及其立宪基础,以及民主集中制的规范与实证性质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三个重要的模型与命题.第一个命题是政府领导决策层的主流观念决定了经济政策的目标与具体政策安排,但是,政策目标能否实现则取决于特定政策环境下治理机制的效率特征.第二个命题是关于经济政策变迁的动态政治经济学.第三个命题指出经济思想理论可以其最简洁、最本质的思考方式与结论对政策决策层乃至社会公众的思维判断方式产生深刻的影响.本文重新并完整地解释了中国粮食政策变迁与部门改革的历史逻辑.提出并重新解释了若干具有重大理论价值的理论研究推论或命题,如为什么效率低下的经济政策与制度长期能够存在?关于社会主义市场化改革的条件与动力的问题;关于社会主义市场化改革与政策变迁不断反复逆转的原因问题;关于社会主义市场化改革政策决策的民主规则以及宪政转轨的若干问题;关于经济改革、宪政转轨与社会主义改革的前途问题等.
其他文献
企业不仅仅是由物质组成的财产,它还是由人组成的运转着的组织;它不是生产要素的简单堆积,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企业的价值要大大高于组成企业的单个资源价值的总和,通过
绩效管理体系是建立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核心,作为提高组织员工绩效和开发团队、个体的潜能,使组织不断获得成功的管理思想和方法,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如何设计和建立一套科学高效的以适应企业发展战略需要的绩效管理体系,对于改革中的生产型企业的CDGT公司周轧厂来说,是一项紧迫而重要的工作。 笔者参加了CDGT公司周轧厂人力资源管理项目,并主持了CDGT公司周轧厂绩效管理体系的设计。笔者从绩效管理
目的:在贫血鉴别诊断中应用血液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50例地中海贫血患者作为研究一组,选取50例缺铁性贫血患者作为研究二组,选取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所选研究对象
目的:分析二氧化锆全瓷技术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口腔修复患者68例作为本文的观察对象,选取时间为2018年7月至2019年5月间,并将其按照抽签法平均分成两
近年来,网络财务报告得到了迅速发展并被广泛接受。相对于传统的纸质财务报告,网络财务报告有着很多优点。但其忽略了不同用户需求的差异性,并且不能满足用户对信息及时性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