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的性质是关于经济史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具体地说,是为描述和解释经济政策变迁史现象提供一个理论框架和分析方法,并以中国粮食部门20多年的改革经验作为案例对理论给予检验和论证.在研究方法和行为基础上,本文建立了两分法的行为人假设模型,即政策人-经济人假说.将政策人定义为有目的的经济人,并以此作为社会主义民主集中制下政策决策层的个体行为模型基础,从而使得个体主义和整体主义、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以及理论分析和经验研究等诸多方法很好地综合起来.在研究了经济政策的规范性质及其立宪基础,以及民主集中制的规范与实证性质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三个重要的模型与命题.第一个命题是政府领导决策层的主流观念决定了经济政策的目标与具体政策安排,但是,政策目标能否实现则取决于特定政策环境下治理机制的效率特征.第二个命题是关于经济政策变迁的动态政治经济学.第三个命题指出经济思想理论可以其最简洁、最本质的思考方式与结论对政策决策层乃至社会公众的思维判断方式产生深刻的影响.本文重新并完整地解释了中国粮食政策变迁与部门改革的历史逻辑.提出并重新解释了若干具有重大理论价值的理论研究推论或命题,如为什么效率低下的经济政策与制度长期能够存在?关于社会主义市场化改革的条件与动力的问题;关于社会主义市场化改革与政策变迁不断反复逆转的原因问题;关于社会主义市场化改革政策决策的民主规则以及宪政转轨的若干问题;关于经济改革、宪政转轨与社会主义改革的前途问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