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BR反应器处理高氨氮、低COD废水的运行控制研究

来源 :苏州科技大学 苏州科技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ysky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工程上废水生物脱氮的主要方法就是通过缺氧和好氧相结合的工艺来达到硝化—反硝化脱氮的效果。但是随着近代工业的发展,废水成分越来越复杂,很多废水如:焦化废水、化肥废水和垃圾渗滤液等废水中氨氮很高而碳源较低,即碳氮比不能满足生物反应所必需的碳源,从而影响到了脱氮效果。如何通过好氧处理使这类低碳氮比废水得到好的脱氮除碳效果是本试验研究的目的。  本试验以模拟低碳氮比废水和实际豆制品废水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水力停留时间(HRT)、SBR运行模式、温度和溶解氧对SBR系统脱氮情况的影响,并从中优选出最佳运行条件。  模拟废水试验表明:HRT为24h的条件下,进水COD浓度为600mg/L左右,COD负荷0.6kg/(m3·d)时,NH3–N浓度为30~130mg/L,NH3–N负荷为0.03~0.13 kg/(m3·d)时, C/N在4.6~20时,系统可达到好的脱氮和除碳效果,COD、NH3–N和TN去除率分别可以达到90%以上、80%以上、80%左右。HRT为48h的条件下,进水COD浓度为600mg/L左右,COD负荷0.3kg/(m3·d)时,NH3–N浓度在180~350mg/L,NH3–N负荷为0.09~0.18 kg/(m3·d)时,可采用SBR系统处理C/N在1.7~3.3的低碳氮废水,系统可达到好的脱氨氮和除碳效果,COD和NH3–N去除率分别可以达到90%以上、80%以上,此时,系统总氮去除率小于60%,低碳氮比对系统内总氮去除率影响较大,系统内氨氮主要转变成硝态氮。  实际豆制品废水试验表明:采用SBR法处理实际豆制品废水,碳氮比为2~4时, SBR运行模式、温度和溶解氧的变化对系统脱氮除碳效果具有明显影响。通过对比分析可知:SBR运行模式为:进水15min—曝气2h—搅拌2h—沉淀1.5h—排水15min, HRT为48h,水温为26±1℃,曝气时DO为2~4mg/L的条件下,系统中的NH3-N和COD去除率都较好,分别为96%、82%,SBR内TN去除率较低,为34%,出水中硝态氮为140mg/L左右,氨氮主要转变成硝态氮。
其他文献
关于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方面的研究已有很多,然而关于纳米纤维素和石墨烯复合气凝胶及聚苯胺体系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研究较少。本研究首先利用原位聚合法,使苯胺单体在氧
植酸(Phytic Acid)含P量28%,在植物体内广泛存在,被认为是植物体内磷的存储库。单胃动物,如猪和鸡等体内缺乏植酸酶,使得饲料中植酸磷不能被利用,而随畜禽粪进入环境。因此,沉积物中
二硼化锆具有极高的熔点、硬度、化学稳定性、良好的导电导热性等优良特性,因此在航空航天、耐火、切削、电极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但是,ZrB2难以烧结致密、高温下易氧化
本文以煅烧高岭土、硅酸钾溶液、SiC纤维等为原材料,利用超声辅助-料浆浸渍工艺制备了铝硅酸盐聚合物(KGP)和不同纤维含量的单向连续SiCf增强铝硅酸盐聚合物基复合材料(SiCf/KGP)
藏蒙对照本《圣文殊显胜地五台山赞颂、文殊欢喜供云诵》收藏于北京雍和宫,三世章嘉呼图克图若必多吉于1767年在文殊菩萨道场五台山镇海寺闭关期间,口述和赞颂了五台山的历史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