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技术革命的浪潮中,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已是大势所趋,传统的分散耕作已经严重阻碍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耕地适度规模经营可以有效的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已成为我国农业生产现代化进程中的新方向。因此耕地规模化整理对于克服耕地细碎化、提高耕地生产效率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以平山县为研究对象,以格局理论为基础,从影响耕地空间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选取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测算耕地规模化整理潜力指数。并对分析结果进行相关分析和障碍诊断。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地形因素和耕地空间分布格局是影响耕地规模化整理得主要因素,耕地规模化整理评价适宜从这两个方面选取评价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选取指标主要包括平均高程、平均坡度、地形起伏度、耕地斑块面积指数、耕地斑块形状指数、耕地资源丰度指数、耕地斑块聚集度指数、边界密度指数,通过实证研究可知本评价指标体系可以较好的预测不同地区的耕地规模化整理潜力大小,可以很好地反映出其分布特点。 2、平山县耕地规模化整理潜力总体水平不高,分布具有很强的地域性,自西向东递减,规模化整理很困难区包含6个乡镇,其总面积较大,占全县总面积的35.69%,但其耕地面积较少,仅占全县耕地面积的9.07%。耕地规模化整理较困难的乡镇有7个该区域位于平山县中西部地区,纵跨平山县南北方向,其总面积最大,占全县的36.22%,但其耕地面积不是很多,占耕地总面积的21.03%。耕地规模化整理级别为一般的乡镇只有一个,即西柏坡镇,其土地总面积和耕地面积都比较小,分别占全县的1.14%和占耕地总面积的0.96%。耕地规模化整理较容易的乡镇有5个,位于平山县中东部地区,纵跨平山县南北方向,其总面积较小,占全县的19.47%,但其耕地面积最多,占全县耕地面积的44.59%。耕地规模化整理很容易的乡镇有4个,其总面积较小,占全县的7.48%,但其耕地面积较多,占全县耕地面积的24.36%。 3、通过对平山县耕地规模化整理潜力与各指标的相关性分析可以发现,规模化整理潜力与地形因素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均在0.90以上,说明了规模化整理受地形因素制约严重,其中坡度因素相关性最高,是耕地规模化最主要的地形限制因素。景观空间格局指标中耕地资源丰度指标相关性最大,是影响耕地规模化整理的重要因素,相关性最小的是耕地斑块形状指数,对于山区县域,耕地斑块的形状对其规模化整理影响不显著。通过对平山县耕地规模化整理区各指标障碍诊断研究,不同潜力分区的主要障碍因子不同。随着整理难度的逐步增加,主要障碍因子由AI(耕地斑块面积指数)和ED(边界密度)逐渐变为RI(耕地资源丰度指数)和SI(坡度指数)。在各分区内DI(耕地斑块形状指数)的障碍度排序较大,对耕地规模化整理潜力的影响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