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斯特小说的女性主义解读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679876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摩·福斯特是英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小说家和文学评论家,他的小说对从后维多利亚时代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这段时期英国社会的各种社会、经济和政治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探讨,同时他也创造了许多生动的人物形象。本文从女性主义角度出发,分析福斯特《看得见风景的房间》,《霍华德庄园》和《印度之行》这三部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福斯特创造了这样一些女性,她们意识到了自己处于被压迫的地位,并努力要实现自我,获得自由。在福斯特描述中的爱德华时代,女权运动虽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女性仍然处于从属地位,父权思想依然存在,男性仍牢牢地支配着女性。此外,女性在面对文化冲突的时候往往又会迷失自己。阶级歧视,父权思想和文化冲突的存在是这些勇敢的女性在解放自己的过程中需要克服的障碍。然而,福斯特小说中的女性通过努力最终都分别实现了自我救赎。本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分析福斯特三部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看得见风景的房间》中的露西是个充满热情能够看清真相的少女,通过对真爱的寻找,她最终成长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女人。《霍华德庄园》中的玛格丽特是一位真正的淑女,用她的真诚和宽容成功教化了她的丈夫。《印度之行》中的阿德拉对英国人对印度人的行为标准产生了疑问,在一切误会都化解之后,阿德拉最终被她的印度朋友所认可为勇敢的女性。第二部分分析女性的困境。首先,从阶级上来说,露西和玛格丽特属于中产阶级,但是她们和其他傲慢的中产阶级不同,她们渴望与下层阶级结合,但是她们的做法与社会的“道德准则”是背道而驰的,因而她们内心对社会,对其他人甚至是自己产生了困惑。其次,从性别角度上来讲,她们在社会中都处于从属地位,露西的未婚夫是男权主义的支持者,玛格丽特无论在婚前还是婚后都一再对丈夫服从和妥协,阿德拉不但受到本国人的歧视还被殖民地的人民当作笑料。最后本文从文化角度分析,露西所接受的英国文化与她在意大利之旅中所感受到的新思想产生了矛盾,玛格丽特所崇尚的乡村文化与滚滚而来的城市文化产生了矛盾,阿德拉所接受的理性的西方文化与殖民地神秘的东方文化产生了矛盾。第三部分描述了这些女性是如何通过努力而实现自我救赎的。露西有两个选择,一边是有着良好教养但是傲慢的塞西尔,另一边是思想开明又有点冲动的乔治,最后她相信自己内心深处的本能选择了乔治。露西的抉择表明她成功地实现了自我。出于爱和同情,玛格丽特决定改变亨利帮助他实现内在的完美生活。在对亨利的教化过程中,她逐渐抛弃了以往偏激而片面的世界观,实现了自我教化,成长为一名真正意义上的人文主义者。阿德拉最终发现她并不爱她的未婚夫罗尼,他们的订婚只是迫于社会的压力,她认识到一个女人并不能通过婚姻来拯救自己,只有独立自主才能获得真正的救赎,因此她取消了和罗尼的婚约,独自返回了英国。通过对福斯特作品中几位女性的分析,我们发现女性的身份是不需要男性或者是社会来定义的。女性可以通过自己的言行证明自己的存在,获得证明自己的身份,得到社会的认同。
其他文献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译界提出“文化转向”理论,文化因素对翻译的影响成为此领域重要的研究对象。译者对文化负载词汇的处理备受关注,尤其是对文化敏感词汇的翻译关系到跨文化交
学位
厄德里克的《爱药》主要探讨了遭遇贫穷、酗酒和精神危机之后的本土印第安人如何进行身份抉择,即如何保留印第安传统文化的主题。水意象作为文学作品中一个重要的意象,在《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