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舒适性能已经成为消费者选购运动鞋时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尤其热湿舒适性在穿用舒适性中的地位愈来愈重要。运动鞋热湿舒适性是指脚、运动鞋和外界环境之间生物热力学的综合平衡,包括心理满意度的热平衡和湿平衡。穿着状态下影响运动鞋微气候热湿舒适性评价的主要因素有鞋腔温湿度、人体生理因素以及心理因素。
本课题采用主、客观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来表征运动鞋微气候热湿舒适性。通过测试者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穿着不同材质的袜子进行行走和慢跑运动,得出袜子对鞋类热湿舒适性的影响结果;通过15名测试者在实验室模拟行走和慢跑步等运动状态对样品鞋进行试穿实验,得出不同时间的湿热指标、生理指标和主观评价值,通过统计分析的方法寻求各指标之间的变化规律,最终将主客观评价结合起来,建立运动鞋热湿舒适性的综合评价体系。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如下:
1)从袜子的材质、测试者的生理指标和主观评价三方面结合,统计分析之间的关系,探讨袜子的热湿状况与运动鞋热湿舒适性之间的关系。
2)测试不同的运动状态、运动时间测试者鞋腔温湿度,分析鞋腔温湿度值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3)测试不同运动状态、运动时间测试者的各项生理指标,统计分析各生理指标与鞋腔温湿度之间的关系。
4)测试不同运动状态、运动时间测试者的主观评价值,统计分析主观评价值与生理指标、鞋腔温湿度之间的关系。
5)建立运动鞋热湿舒适性综合评价体系。
研究结果表明:
1)袜子的纤维成分是影响袜子舒适性的主要因素,某些合成纤维混纺的袜子比纯棉的袜子更舒适。
2)主观感觉舒适与否取决于袜子织物的纤维成分,以及人脚对湿度和温度的感觉程度;织物本身含湿量对袜子的舒适性没有影响。
3)左、右脚不同对运动鞋热湿舒适性的评价没有明显差异;静止和运动状态的不同对各测量变量的数量关系也没有显著影响。
4)通过统计分析得到与鞋腔微气候热湿舒适性紧密相关的各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并求出相应的回归方程。
其中,鞋腔相对湿度和鞋腔温度、大趾缝温度和鞋腔温度、干湿值和冷暖值、小趾缝温度和大趾缝温度、前掌温度和大趾缝温度、脚心温度和大趾缝温度、内腰窝温度和大趾缝温度之间各自存在线性关系;冷暖值和鞋腔温度、心率和大趾缝温度之间呈指数函数分布;冷暖值和大趾缝温度、舒张压和大趾缝温度之间是二次函数的关系。
5)鞋腔温度与时间之间大致呈二次函数分布,通过已知时间点的鞋腔温度可以求出其它各个时间点的相关变量。
6)分析得出运动鞋穿着状态热湿舒适性的综合评价方程。人的综合舒适值和各参数之间的回归方程为:
y=-2.215-0.045x1-0.002x2-0.059x3-0.076x4+0.098x5-0.006x6+0.051x7+1.324x8+0.008x9,式中:y为综合舒适值,x1为鞋腔温度,x2为鞋腔相对湿度,x3为大趾缝温度,x4为小趾缝温度,x5为前掌温度,x6为脚心温度,x7为内腰窝温度,x8为冷暖值,x9为干湿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