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白马洞铀矿床热液蚀变特征及成因意义

来源 :成都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fs8013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贵州开阳地区白马洞(504)铀矿床位于“扬子准地台、黔北台隆”之“黔中隆起”南部,区域上处于扬子陆块西南缘。矿区断层发育,矿体主要产在下寒武统清虚洞组灰黄、黄色含绢云母砂质页岩、钙质页岩、深灰色灰岩、白云岩等岩石组成的黑色岩系地层中。热液蚀变发育、种类繁多、叠加复杂,铀成矿与热液蚀变关系密切。因此对该矿区热液蚀变的深入研究,对于矿床成因的探究以及后续找矿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运用镜下岩矿鉴定、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分析,质量平衡迁移计算等方法,重点研究了矿床热液蚀变类型、蚀变岩石及矿物特征、蚀变带剖面元素质量平衡迁移规律,分析了热液蚀变在铀成矿中起到的作用,得出以下认识:(1)白马洞铀矿床围岩蚀变十分发育,存在多阶段性,叠加作用复杂。主要以该矿区特有的黑色蚀变为主、红色蚀变、硅化、方解石化分布较为广泛,重晶石化、黄铁矿化也有分布。蚀变在垂向上呈现“上酸下碱”的分带现象。(2)常量元素特征分析表明了铀成矿与Al2O3、TFe、SO3正相关,与MgO、CaO负相关,黑色蚀变岩中U富集最为明显,这可能与黏土矿物、黄铁矿等“聚铀剂”以及赤铁矿化关系密切;微量元素特征分析表明U的富集明显与As、Sb、Mo、Tl正相关;稀土元素特征分析说明围岩与蚀变矿体都具有相似的右倾配分模式,表明可能具有同源性;碳氧同位素的研究表明本区成矿流体可能与地壳深部热液流体有关。(3)对蚀变带剖面进行元素质量平衡迁移计算,通过Isocon图解分析法得出:铀矿化强度与蚀变强度成正比,黑色蚀变岩与红色蚀变岩U元素的迁入最为明显;在热液蚀变的过程中,明显迁入的元素有U、SiO2、Pb、Ge、Cr,明显迁出的元素有MgO、CaO、Mn、Li、Ba、Co、Sr、Ga、Sc、V、Ni、REE等;U的迁移规律与Pb正相关,与MgO、CaO、Mn等元素的迁移规律以及HREE的迁出程度有明显的负相关。(4)热液蚀变在成矿过程中有重要作用、贯穿成矿过程大部分时期。特别是在矿质沉淀到表生氧化期间,为铀成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黑色蚀变与红色蚀变对找矿有重要指示性意义。
其他文献
通过陕甘界-永寿段高速公路k119+700-k120+700段抗滑桩施工实践,对该工艺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对10年间(1994—2004)广东省渔业生产的有关生产数据进行回归分析,运用DEA法评价广东省渔业生产的技术有效性。结果表明,广东省水产品总产量的增长主要来源于养殖产量的增加。渔
目的;研究早期干预对缺血缺氧性脑病(HIE)患儿神经心理发育的影响。方法:将在我科发育行为评估室进行定期随访的HIE患儿随机抽取41例,设为干预组。将与这类患儿同期在我科住院的HI
校园文化以具有校园特色的物质形式和精神形式为其外部表现并影响和制约着校园人的发展。校园文化的最高价值在于促进校园人的发展,具有德育功能、美育功能和实践功能。当前高
本文综述了我国茶园土壤母质类型及土壤容重、孔隙度、水分含量、团粒结构等物理性状对茶叶品质的影响,探讨了改善茶园土壤物理性状的措施,并提出今后茶园土壤物理性状所要研
近年来,随着名优茶的蓬勃发展,杭州市的无性系茶树良种得到大力推广,茶树品种结构得到调整,无性系良种茶园比例得到提高。本文主要对杭州市无性系良种茶园的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