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来中国城镇化取得的进步举世共睹,然而中国是城乡二元结构社会,城镇化的一枝独秀不利于国家的发展。乡村做为中国二元化社会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地位应该和城镇同等重要。由于现阶段理论研究与发展实践的不完善,乡村人居环境的改善方式普遍套用城市建设模式,但城市模式往往伴随着巨大的环境压力与资源消耗的问题。这种模式受乡村的产业基础限制,存在着水土不服与不可持续性的问题。 因此,选择正确适宜的乡村发展模式至关重要,而生态乡村发展模式是众多备选方案中最具潜力的。通过“生产、生活、生态”三生一体的乡村绿色人居单元设计研究,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生态、农民生活、农业生产的乡村核心问题。 有别于传统的乡村设计,本文集合了产业生态学、生态建筑学等多学科研究成果,通过资源代谢的视角,研究生态乡村的发展。全文主要分为五大章节。第一章节为绪论部分,主要阐明了论文的研究背景,同时针对论文研究的内容、目的和意义进行了阐述,简析国内国外相关研究的发展现状,并对论文中涉及到的研究方法进行了总结概括。第二章首先对“三生一体”乡村绿色人居单元进行论述,过程中参考了生态学领域的相关研究,运用资源代谢分析,使城市与乡村的资源代谢进行类比,将乡村的资源代谢归纳为水、养分、能量三大系统,并明确生态技术是联系三者关系和构建生态乡村的关键,生态技术和基础设施可以相互结合共同提升乡村居民生活品质。第三章承接上一章节的内容,广泛研究生态技术与基础设施的结合与应用,筛选出契合水、养分、能量三大资源代谢系统的生态一体化基础设施技术,为下一章的“三生一体”乡村基础设施系统案例设计做准备。为了能够更加方便的甄选使用适宜的技术,将入选的技术工艺进行系统分类,制成利于直观表达的工具箱表格,对入选的技术选项核心数据作出基本的标明,并对工具箱表格在设计实践过程中的基本使用方法进行说明。第四章主要是选取了一个具有北方传统农区代表性的乡村——岳滋村,对其资源代谢进行深入的调研,量化其水、能量、养分代谢数据,结合第二章的理念研究,应用第三章工具箱表格技术,设计更新岳滋村的生产生活基础设施,通过案例设计映证生态一体化技术与资源代谢分析的可行性。第五章节为结语部分,主要对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及结论进行总结概括,并指出论文中存在的问题不足。 基于资源代谢视角的分析研究,将乡村人居空间的基础设施与生产、生活技术一体化的生态模式结合设计,是可以实现“三生一体”乡村可持续良性发展的,是能够胜任我国新农村建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