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国儒学研究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aman258268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关北方儒学在楚国的发展情况,若仅从传世文献中进行考察则所获有限,但随着近年大量儒简在楚地的先后出土,使得对楚国儒家思想发展演变的线索进行史的勾勒成为可能。首先要理清儒家思想在楚国传播和发展的基本线索,此外还要对孔子时期、七十子及其后学时期活跃在楚地的儒家各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及其思想特点进行分析。第一章为孔子与楚国的关系。首先对孔子游楚的时间及行迹问题进行考证。认为孔子确曾有"游楚"的经历,其离开楚国的时间为鲁哀公九年,《史记·孔子世家》的记载有误。孔子经历过陈蔡之厄,也确曾受到楚昭王的征召,楚昭王卒后,孔子先居九夷之地与老莱子有过交往,后返回楚国时又与白公在居巢有过对谈,还在都地会见过楚惠王,最后从叶县离开楚国。第二节对孔子与老子之间的关系进行重新考辨,分析指出孔子向老子学习的内容是易学,也就是说,在当时的学术语境下孔子并未将老子视作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第三、四节内容为孔子与叶公、白公及其他楚人的交往考。第二章主要考察七十子及其后学在楚国传播儒学的具体情况。分析表明,韩非《显学篇》中提出的"儒分为八"即子张之儒,子思之儒,颜氏之儒,孟氏之儒,漆雕氏之儒,仲良氏之儒,孙氏之儒,乐正氏之儒等八家学派均有在楚国传播儒学的经历。"儒分为八"其实是韩非站在楚国的学术视野下对当时儒学发展情况进行观照的。第三章为吴起与儒家典籍的南传。首先对吴起进入楚国的时间进行了重新考索,结论表明吴起在被射杀前,其在楚国有从容的时间传授儒家典籍。吴起及其后学主要在楚国传播《左传》学。吴起入楚是《左传》学在楚国传播的开始,之后吴起之子吴期在楚国最终编定《左传》。《左氏微》、《铎氏微》、《春秋事语》这些吴起后学的著作都是《左传》学在楚国传播的具体表现。第四章为儒家《易》学在楚地的传播。第一节为馯臂子弓其人考,荀子在《非十二子篇》中所称颂的"子弓"就是馯臂子弓,而非仲弓。第二节首先认定帛书《易传》的学派归属为儒家传本,随后对楚国儒家易学的思想特点进行了分析总结。第五章为儒家《诗》学在楚国的发展。从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两方面全面勾稽在楚地传播的儒家《诗》学内容;对《孔子诗论》的作者问题及类序问题作了尽可能的推断;最后分析《孔子诗论》对《荀子》、《新语》文本中《诗》学思想的影响。第六章为楚国儒家六艺学与屈原儒家思想研究。重点分析了出土楚简中的《书》学、《礼》学、《乐》学等六艺学的内容;屈原儒家思想的来源既非郭沫若所说的陈良,也不是楚国本土曾汲取儒家思想的文子学派,而是来自吴起。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全自动口服摆药机的差错控制因素,并做出相应措施。方法对2013年10月1日—11月20日全自动口服摆药机差错情况进行统计,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差错控制因素进行权重分析。结
本文从病历复印的主要人员和目的、病历中涉及个人隐私的信息、病历对外复印的管理、病历的复印范围、病案在病区的使用管理、病历复印泄露患者隐私的环节等方面,对病历对外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针对电磁感应/谐振无线能量传输系统的效率计算,研究(电磁)场-(电)路混合仿真。将电磁感应/谐振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划分为2部分:线圈耦合单元与电路单元。采用Comsol软件对线圈
目的:对电子病历应用中面临的问题和发展需求进行探讨分析。方法总结我院2年以来电子病例应用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建议建立一个第三方电子病历集中性的监管服务机构,而且要在程
从学校和企业的具体需求出发,三坐标测量仪和样板检测无法满足球面直径精度和批量检测的要求。为此通过对球面的结构分析,运用微积分原理由千分表指针的变化来换算球面直径和
据C4isrNet报道,美国国防信息系统局(DISA)表示,2020年,DISA将加强军事赛博安全态势,并将新兴技术视为关注焦点。DISA新兴技术理事会系统创新科学家Stephen Wallace在DISA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