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石油安全及对策分析

来源 :首都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YOYO654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能源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基石,其核心是石油安全。中国自1993年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以来,进口依存度持续提高。面对竞争激烈、影响因素复杂多变的国际石油市场,中国的石油安全问题面临严峻挑战,迫切需要对中国石油安全问题进行研究。纵观石油安全问题,既有对石油数量上的要求,又有对石油价格上的要求,还有对石油后续保障的要求。要实现我国的石油安全,不仅要重视国内情况,还要结合国际变化,要站在全球角度来审视和解决这个问题。本文的第一部分定下全文的理论框架:首先分析了石油安全的内涵,从国内和国际两个角度,对足量获得、经济获得和安全保障三个层次共九个方面来探讨石油安全问题;然后分析石油安全的外延,即分析影响石油安全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因素;接着通过对石油影响经济的机制分析,从石油对国民经济的密切产业关联和无法回避的价格传导,看出石油安全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安全、在国家经济安全战略中占据突出位置的地位。第二部分从国内、国外两个角度对石油安全界定的九个方面入手,通过数据图表和国际比较,对我国的石油安全现状进行综合分析。从国内看:我国石油天然禀赋较弱,且生产保障能力不高;国内的石油定价机制经历着从计划向市场变化的过程,目前仍需进一步完善;处于起步阶段的石油期货和严重不足的国家石油储备,使得我国石油安全问题处于弱保障状态。从国际看我国的石油安全:我国的石油进口高度集中;运输保障能力差;在国际石油市场上话语权缺失。综合起来说,我国的石油安全处于不容乐观的状态。第三部分主要分析产生石油不安全现状的原因。首先,由于经济的发展和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造成对石油能源的刚性需求,使得石油能源供不应求,不能获得足量供应;其次,国内的石油定价机制未能真实反映供求,竞争不充分,我国又缺乏定价经验和风险规避手段,因此,我国石油的经济获得方面是不安全的;再次,石油安全保障体制也不完善也是造成我国石油不安全的因素之一。第四部分针对前一部分的原因分析进行对策分析。从供需角度看,增加供给能力和节约使用石油能源;从经济获得石油角度,主要是在更好地利用市场和政府的两种手段的基础上,建立石油期货,积极应对国际油价波动;从安全保障看,在国内要加快建立战略储备,在国际上要加强石油外交和运输保障。
其他文献
利用计算机软件技术,结合Visual c++6.0和Sql Server 2000进行混合编程,实现了一套监控水利水电站的系统。能实时监测水库电站相关的数据,对水库和水电的管理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执行,是实现学校发展目标的关键环节。中小学的发展目标是否能够得到顺利的实现,不仅取决于目标本身的科学性,而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各层级的管理者和教师对学校发展目标执行
目的:为了提高对三角骨骨折诊断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了我院腕关节损伤资料300份,其中三角骨骨折48例。结果:背侧骨折27例,掌侧骨折9例,横形骨折11例,纵行骨折1例。诊断准确率为73%
目的观察冠心病(CHD)患者心外膜脂肪体积(EATV)及脂肪因子水平,并分析其与冠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崇左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CHD患者为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不连续创新已成为最近十年管理、商业、工程、产业和公司变革等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本文在梳理已有研究文献的基础上,首先从技术基础和竞争基础两个方面对不连续创新进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