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圣经》官话和合本从1898年开始翻译,到1919年4月全本出版发行,在这二十年间,中国文化教育界开始出现有意识地提倡白话文的呼声,白话报作为倡导白话文的先驱和具体实践的载体,相继在各地创立,白话文最终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逐渐占据主流地位。在这个过程中,翻译起了重要作用,中国文人在译介西学及西方文学著作时,探讨有关翻译理论和翻译作品的语言形式等问题,逐渐产生了“欧化”汉语的种种设想和实践。而最早的翻译实践,则是从西方传教士开始的,现代白话文最早的欧化因素也就要从他们的译著中寻找。《圣经》官话和合本是传教士译著的最典型代表。本文以和合本译文语言为研究对象,分析一些语法词、词组结构、句式在该译本的应用实例,并以其他现代汉语译本对照,说明该译本语言的欧化因素和汉化现象,探讨和合本在现代汉语史上的历史影响,期望能进一步发掘现代白话文欧化因素的深层。本文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引言”,简述论文研究背景、方法、意义和语料来源。第二部分即正文部分包括六章:第一章概述《圣经》汉译与《圣经》和合本梗概,,这章主要是为《圣经》官话和合本译文语言分析提供背景材料,简单介绍影响《圣经》官话和合本译文语言应用的因素。第二章介绍《圣经》官话和合本的新式标点和句法理念,并简述传教士对汉语语法的研究。新式标点是和合本译文语言断句、析句的依据。第三章“和合本语法词的欧化”,从代词、介词、连词几个方面,分析和合本句法的欧化现象。第四章“和合本词组结构与句式的欧化”,从“一+量词”结构的应用、语序、“被”字句的应用几个方面,分析和合本句法欧化的具体应用。第五章“和合本词组结构和句式的汉化”,分析语序、句子成分的省略、关系句的汉化现象,并对照修订版和后出白话文作品的语例,分析和合本之后几种语法词、词组结构及句式的发展,揭示和合本在这几个方面的汉化倾向。第三部分即第六章“《圣经》官话译本的历史影响”和“结语”,以及“后记”,探讨《圣经》官话和合本在现代白话文发展过程的价值,期待注重对现代白话文翻译作品的研究,进一步开拓现代汉语史的研究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