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观察生柴汤治疗肝郁气滞型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并探索其作用机理。方法:将入选的64例肝郁气滞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2例)与对照组(32例),两组均给予单硝酸异山梨酯片、瑞舒伐他汀钙片、阿司匹林肠溶片、酒石酸美托洛尔片为基础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予生柴汤口服,疗程为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疗效、心电图、血脂、血流变、中医证候、硝酸甘油停减率、西雅图心绞痛评分等改变情况。结果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生柴汤治疗肝郁气滞型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并探索其作用机理。方法:将入选的64例肝郁气滞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2例)与对照组(32例),两组均给予单硝酸异山梨酯片、瑞舒伐他汀钙片、阿司匹林肠溶片、酒石酸美托洛尔片为基础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予生柴汤口服,疗程为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疗效、心电图、血脂、血流变、中医证候、硝酸甘油停减率、西雅图心绞痛评分等改变情况。结果:在心绞痛疗效方面: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0.6%,对照组总有效率78.1%,试验组心绞痛疗效相比对照组更具优势(P<0.05)。中医证候疗效方面: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4.4%,对照组总有效率71.8%,试验组中医证候疗效相比对照组有优势(P<0.05);在改善胸痛、胸闷、胸胁胀痛或痛引肩背、急躁易怒、善叹息等中医单项症状方面,试验组优于对照组。除此之外,在硝酸甘油停减率、心电图疗效、血脂、血流变及西雅图心绞痛评分方面,试验组疗效更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试验组明显改善患者中医证候,能减轻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绞痛症状、减少硝酸甘油使用率;在改善心肌供血,调节血脂、降低血液粘稠度方面疗效甚佳,能增加患者运动耐量,提高生活质量。说明生柴汤治疗肝郁气滞型稳定型心绞痛具有确切疗效。
其他文献
人类经济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在大气中浓度的增加,是造成目前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原因。作为一种基于市场的经济手段,碳排放权交易已经成为当今国际社会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最主
水貂阿留申病(Aleutian Mink Disease,AD)是由水貂阿留申病毒(Aleutian Mink Disease Virus,ADV)感染引起的一种以浆细胞弥漫性增生和持续性病毒血症为特征的慢性传染性疾病。ADV
目的:根据网络药理学探讨加味玉屏风(YPF)口含片治疗过敏性鼻炎(AR)的机制,并对其有效成分黄芪甲苷,白术内酯和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及质量分析方法进行研究。方法:1.采用网络药理学对加味YPF口含片治疗过敏性鼻炎(AR)的黄芪甲苷、白术内酯等有效成分靶点、信号通路进行预测,构建加味YPF口含片有效成分-靶点-通路生物作用网络图、GO富集分析图、KEGG通路分析图并对其主要相关靶点、通路进行分析。2
氧化过程中,金属材料表面形成的氧化层对材料表面性能具有很大影响,如腐蚀性能、摩擦性能、磨损性能、催化性能和长期稳定性或可靠性。Zr-Al合金由于其具有低中子俘获截面、耐腐蚀、低密度、优异热稳定性和高抗拉强度,近年来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而被用于核燃料元件包覆材料和真空系统的吸氢剂等领域。在各种Zr-Al金属间化合物中(如ZrAl_3、ZrAl_2、Zr_2Al_3、ZrAl、Zr_5Al_4、Zr_
为满足无线电监测系统的自供电需求,实现宽频带的高可靠性发电,本文提出了一种旋磁激励式压电预弯梁俘能器,并从理论和试验两方面对其输出性能进行了研究。具体研究工作如下:
近年来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峻,发展经济高效的水污染治理技术及再生水回用技术已迫在眉睫。正渗透作为一种污水深度处理技术,因其能耗低、费用省、膜污染相对较小、易清洗、
本文为一篇商务性质的科技类交替传译口译实践报告。本报告基于作者于2019年1月和2019年7月在两家公司CMMI资质审核会议中的口译实践。CMMI即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是一种软件开发资格证书,用于证明公司开发软件的能力。通过任务回顾,作者发现基于雇主的要求,自己会适当显身来处理口译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从而达成交际目标。本报告以格莱斯(1975)的合作原则为理论指导,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探究商务会议
H5N6亚型禽流感病毒是由H5N1与H6N6亚型的禽流感病毒重组而来,其中NA基因来源于H6N6,其余基因来源于H5N1。而这一特点使其具有了H5N1亚型禽流感病的一些特征。1997年,香港首
含有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成分的工业废气处理是当前环境保护中的热点问题。吸附脱除是治理工业VOCs污染排放的主要方法之一,因其操作方便、成本低廉等优点而备受青睐。在实际应用中,吸附剂需要通过高温脱附再生以增加使用次数,降低使用成本。如何安全高效地进行吸附剂的脱附再生已经成为VOCs吸附脱除研究的重点。基于此,本文设计多因子正交高温真空脱附实验
在当下的信息时代,人们对于通信速率的要求越来越高,现有的通信技术已经难以支持巨大的传输容量,迫切需要更高效的新技术来解决这一问题。由此促进了众多通信技术的产生与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