屎肠球菌KQ2.6抑菌活性及其安全性研究

来源 :杭州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tianf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肠球菌(Enterococci)属于乳酸菌,广泛分布于蔬菜、奶酪、牛奶和香肠等食物中,也存在于人体和动物肠道中,其不仅可以抑制肠道腐败微生物和致病微生物的生长,也可以促进肠道营养物质的吸收和有害物质的排泄,表现出良好的益生性。但是,与其他乳酸菌相比,肠球菌的安全性一直存在争议,有研究表明,一些临床来源的肠球菌可导致菌血症、尿道感染和心内膜炎等疾病。因此,本研究拟从动物粪便中筛选和鉴定出具有良好抑菌活性的肠球菌,并对其进行安全性评估,旨在发现具有安全保障和潜在应用价值的肠球菌,也为肠球菌相关产品的开发提供新的素材。本研究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从不同动物粪便中筛选出一株具有良好抑菌活性的乳酸菌,经革兰氏染色和16SrDNA多样性分析后被鉴定为屎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ium),又由于是从孔雀粪便中筛选出来的,因此,将此菌命名为屎肠球菌KQ 2.6(Enterococcus faecium KQ 2.6)2.抑菌试验结果表明,屎肠球菌KQ 2.6发酵上清液不仅对革兰氏阳性菌,也对革兰氏阴性菌具有抑制作用,但对真菌则无明显抑菌活性。以MRS为培养基,摇床发酵16h以后,屎肠球菌KQ 2.6发酵上清液抑菌活力达到最大值,为1600 AU/mL,并在此后8h之内保持不变。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抑菌活性物质对温度、过氧化氢酶、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具有一定的耐受性,但对pH较为敏感,因此抑菌活性物质可能为有机酸或酸依赖性物质。抑菌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屎肠球菌KQ 2.6抑菌活性物质可对大肠杆菌细胞膜产生不良影响,增加细胞膜的渗透性,同时会结合或破坏大肠杆菌的DNA,影响DNA的正常代谢功能,从而引起大肠杆菌死亡。3.体外实验结果表明,屎肠球菌KQ 2.6具有一定的使用安全性,对青霉素、氯霉素、四环素、氧氟沙星、红霉素、利福平和环丙沙星等多种抗生素敏感,同时未检测出gelE、esp、asal、cylA、efaA和hyl等常见毒力基因。体内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剂量的屎肠球菌KQ 2.6对小鼠体重、红细胞总数、血红蛋白含量、血小板数量、白细胞总数、肝脏、肾脏和脾脏等指标均无不良影响。因此可以认为屎肠球菌KQ 2.6为安全菌株。
其他文献
多沙河流上修建的水库,都存在库区淤积问题。而在黄河的干支流上修建水库,水库淤积问题更为严峻。在上游来水来沙和枢纽调度运行的共同作用下,库区会产生纵向沿程淤积,同时在
水资源紧张对城市人民的生活,城市的发展影响重大。珠海市水资源呈现出“西多东少”特征,而城市主体偏东,加之近些年咸潮上溯加剧,水资源供需形势十分严峻。对此,珠海市政府高度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