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驾驶员生态驾驶行为评估方法研究

来源 :北京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15次 | 上传用户:qq1499710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汽车保有量不断增加,带来了巨大的燃油消耗,加重能源短缺问题,交通领域节能形势日益严峻。为此,国内外学者提出多种驾驶节能策略,包括提升车辆技术、采用清洁能源与采取生态驾驶行为等。其中,生态驾驶由于其易实施、见效快等特点受到了广泛关注。目前很多学者针对生态驾驶开展了大量研究,提出多种生态驾驶策略,然而由于针对生态驾驶行为评估的相关研究缺失,生态驾驶在面向公众推广时效果不佳。论文采集了北京市出租车实际运行数据并依据交通条件、运行工况进行划分,细致分析了各条件下油耗特征。同时,分析确定了影响车辆油耗的因素,获取不同条件下生态驾驶行为节能潜力,为评估模型的搭建奠定基础。其次,基于城市道路驾驶行为油耗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论文从实际驾驶出发,提出低速运行、良好匀速、急加速、急减速、长时加速和长时怠速6种与油耗相关的驾驶事件。以6种驾驶事件平均50km出现频数为参数,以车辆一天内百公里油耗为目标,利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线性回归方法完成面向驾驶事件的生态驾驶行为评估模型的构建,并提出了对应于各驾驶事件的矫正建议。另外,不同于仅从驾驶事件角度评估驾驶员驾驶行为生态性,论文提出考虑运行条件,以油耗最低对应的最优驾驶行为为目标,以驾驶员在各条件下驾驶操作与最优行为之间的差异为参数,建立以最优驾驶行为为导向的生态驾驶行为评估方法,以提升驾驶员节能驾驶操作水平。最后,将论文成果应用于实际,搭建生态驾驶行为监测、评估和矫正平台,利用车载数据采集设备和移动终端App,形成“操作-评估-反馈-矫正-操作”的闭环反馈驾驶技术优化模式,辅助驾驶员形成良好的节能驾驶习惯。此次研究提出了两种生态驾驶行为评估方法,弥补了相关领域研究的不足。同时,研究成果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特征,能够为生态驾驶行为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依据,为从微观驾驶行为层面减少交通领域能源消耗提供支持。
其他文献
制造工艺的多样性使得骨组织工程支架的三维贯通结构十分的复杂,传统方法如理论计算、SEM扫描、压汞法等难以实现支架及孔隙三维完整结构的分析,也难以定量研究孔隙贯通性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