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水机械手动力学特性及自主作业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lijinp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下机械手是一种重要的海洋开发工具。为了深入了解水下机械手动力学特性,提高伺服精度和作业能力,降低对操作员的依赖性,本文结合国内第一台深海3500m电驱动机械手,针对深水机械手的驱动器、水动力学、伺服控制器以及自主作业开展研究。首先,以深水电驱动机械手的驱动器即充油关节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动力学特性。对充油关节油粘性摩擦力矩进行了理论计算,并建立了充油关节的动力学模型。通过变深工况仿真研究,获得了充油关节油粘性摩擦力矩与水深的关系曲线。模拟实验研究了不同水深下充油关节电机的效率损耗,并提出可从调节充油粘度和改变关节内部流场两方面来提高驱动器效率的方法。其次,以一台深海用水下机械手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其在流干扰下的水动力学。首先,将水下机械手水动力一分为二,即静水中搅水受力和静态下受水流冲击受力。以Morison公式为计算基础,利用Lagrange方法建立了水下机械手的动力学模型。通过数值计算,分析了水阻力、浮力、定常流和非定常流对水下机械手动力学的影响。发现浮力产生的关节力矩较大,其值与重力力矩在同一数量级,而流干扰和自身搅水力矩都很小,不在浮力力矩的数量级。之后,针对变负载工况下水下机械手精确伺服控制的困难,研究了基于水下机械手动力学模型的控制技术。将滑模控制用于水下机械手的伺服控制,设计了一种基于水下机械手动力学模型的滑模控制器。控制器利用了系统模型知识,但不要求精确的数学模型。仿真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其对变负载工况具有适应能力。最后,鉴于当今水下机械手遥控作业高度依赖于操作员,其操作繁琐且难以保证作业精度的情况,开展了水下机械手自主作业实验研究。通过在水下机械手手臂上装一独特的超声传感器阵列和一水下摄像头,来实现了对一标有黑色方块纹理的圆柱体目标的自主抓取作业。其中,超声传感器阵列负责获取目标的距离和粗略方位信息,而视觉则用于目标的识别以及其方位偏差信息的获取。研究设计了基于两传感器的水下机械手四步自主抓取算法,其有效性在实验室及船池的实验中得到了验证。
其他文献
阐述了目前HCFCs替代的形势、替代制冷剂和替代技术路线。从各个方面介绍了几种有潜力的单一替代制冷剂1t32、R161、R1234fl和R1234ze等。并对将来替代制冷剂的发展进行分析,
在厦门鼓浪屿美丽的毓园里,矗立着一座林巧稚的雕像,雕像面向蔚蓝的大海,面部露出慈祥的微笑。人们永远怀念着这 Gulangyu in Xiamen beautiful Yu Garden, stands a statue
《中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对学生培养数学兴趣的要求,学生只有了学习兴趣,才能集中注意力产生兴奋感,进而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面对相对比较抽象的高中数学,笔
《机械设计基础》是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本文结合本专业最新的社会发展状况,针对《机械设计基础》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分析,并提出相应
本文从习总书记对云南发展的三大新定位入手,论述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与发展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的内在逻辑,指出绿色发展
对引射器内部简化热力学模型进行了改进,建立了CO2两相流制冷系统的数学模型。利用MATLAB语言编写程序对该系统性能进行了模拟计算,分析了工况参数及引射比对引射循环系统性
本文对群体机器人协同行为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实现了群体机器人运动层协调与任务层协作,构建了描述群体机器人系统动态变化情况的数学模型,并利用数学模型对群体协同行
为了确定S弯结构在降温过程中的变形情况,基于卡氏定理对其一端建立温差位移和广义支反力之间的方程组,根据计算出的广义支反力求解该结构上各处的轴向应变。通过数值模拟对该
近年来,随着反恐、反化学生物武器、非金属地雷探测、环境质量监测等需求的增加,世界各国对各类高性能薄膜传感器的研究愈来愈重视。相对于均相(溶液)传感器,薄膜传感器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