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审美化——大众生存状态的人文关怀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chengjun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日常生活审美化进行了探讨。文章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在综观中西学者对日常生活审美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指出在国内大多数学者对“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理解存在着片面化的倾向,对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研究缺乏更深层的内涵的探索。 第二部分主要是对“日常生活审美化”三个层次的内涵的界定:历史层面、现象层面和价值层面,同时讨论了这三个层面之间的关系。文章认为对大众生存状态的人文关怀是其最深层的内涵。 第三部分主要集中探讨了现代社会大众生存状态异化的根源和大众生存状态异化的具体表现。文章认为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产生既是现代传媒技术发展的结果,但其最主要的内部根源是现代社会大众生存状态的异化。 第四部分主要从艺术领域的实践和理论领域的探索来讨论审美对异化的大众生存状态的关怀。 第五部分主要结合国内对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研究现状,指出对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研究应该立足于日常生活本身,立足于中国大众的生存现状。
其他文献
地球生态环境与人类精神危机的持续恶化终于使人们认识到:生态恶化绝不仅是自然现象,生态危机也绝不可能完全由科学技术解决,改变人类的思想意识才是解决生态危机的根本。 以
海岩作为中国内地最负盛名的编剧,以《便衣警察》(1987)为先锋,他的一系列小说相继改编搬上电视荧屏,风光一时,并有高潮迭起之势,让众多的读者和观众,也让电视界普遍对他看好。这些
论文旨在对个人主义思想观念与1980年代文学的互动关系(论文称其为双向“形塑”)作一些讨论。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有三:1.以个人主义观念为视角,探讨1980年代部分文化和文学现象
长安是唐王朝的都城。或是久居、或是暂留,几乎所有唐代诗人都与长安有过交集,留下过吟咏长安的诗篇。冬季里的长安有着不同于其他季节的独特风貌。本文以唐长安冬季诗为媒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