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核心钢管混凝土组合柱抗震性能研究

来源 :华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筑工业化是建筑业发展的趋势,装配式结构作为建筑工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大力的发展。为了实现核心钢管混凝土(CSTRC)柱的工业化生产和装配式建造,本文将装配式混凝土拼装节点连接技术和核心钢管混凝土柱相结合,提出了一种装配式核心钢管混凝土(PCSTRC)柱建造技术,PCSTRC柱由上柱段和地梁通过核心钢管形成的榫头和钢管套管形成的杯口连接,纵筋通过钢筋套筒连接。为研究PCSTRC柱的抗震性能,完成了如下研究工作:(1)制作了3个足尺框架柱试件,其中1个整浇钢筋混凝土(RC)柱,1个整浇核心钢管混凝土(CSTRC)柱和1个装配式核心钢管混凝土(PCSTRC)柱,并完成了低周往复加载试验。试验研究表明与整浇CSTRC柱相比,PCSTRC柱的整体抗震性能略有降低,其延性系数提高了10.7%,承载能力和耗能能力分别降低了6.4%和11.0%,但降低幅度整体较小,说明本文提出的装配构造合理可行。(2)整浇CSTRC柱抗震性能明显优于整浇RC柱。内置核心钢管含钢率为1.6%的整浇CSTRC柱相对于整浇RC柱其承载力提高了23.8%,耗能总量提高了29.4%,延性系数降低了4.7%,降低幅度较小。装配试件PCSTRC柱的承载力、耗能能力和延性系数分别比整浇RC柱提高了15.9%、15.2%和5.4%。(3)采用ABAQUS软件建立了精细化有限元模型,对PCSTRC柱在低周往复荷载下的加载全过程进行了数值仿真。利用有限元结果和试验结果的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在此基础上对PCSTRC柱抗震性能进行了参数分析。研究表明,提高轴压比和钢管屈服强度,试件的承载力有所提高;提高纵筋配筋率和纵筋屈服强度,试件的承载力和耗能提高明显;提高钢管含钢率,试件的承载力提高有限,耗能提高明显。
其他文献
凸空间理论是通过抽象凸集的基本性质而得到的一门处理集合系统的数学分支.凸空间理论与拟阵理论和拓扑理论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它们有许多共同的特征.随着模糊拓扑学和模糊拟阵理论发展的影响,相继出现了多种不同类型的模糊凸结构.当前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模糊凸结构主要有L-凸结构、M-模糊化凸结构和(L,M)-模糊凸结构.对于模糊凸空间理论的研究也主要基于这三种框架开展.其中(L,M)-模糊凸结构以经典凸结构,L
既有钢筋混凝土桥梁在铁路桥梁中占据很大比例,桥梁形式主要为板式以及肋板式桥,由于其服役年限相对较长,梁体劣化情况普遍较为严重,其中更有部分桥梁受病害影响,致使桥梁存
替代传统化石燃料的新能源技术研究与应用是全球技术研究热点之一,如何缓解和解决环境问题是全球的共同目标,新型能源以及储能技术是未来替代传统能源的必由之路。MnOOH,MnO2
随着以人为中心的Web2.0时代的蓬勃发展,互联网中产生了大量关于人物,事件,产品等包含用户情感的有价值的评论信息,文本情感分析技术能有效挖掘其价值,因此越来越受到关注。
学术身份是大学教师增进知识与谋求知识新应用的首要特征,公共性是大学教师科学研究的本质属性。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大学职能延伸,大学教师科学研究开始越来越多的参与到社会服务中,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受到政府、市场等力量的影响甚至冲击。现阶段,作为国家科研事业和社会科研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大学教师的学术身份定位与科学研究公共性正不断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在推动科学研究发展与原始创新、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同时,也在时刻
目前,我国正积极推动“一带一路”战略,随之而来的是冻土地区的工程建设逐渐增加。冻土工程问题的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存在冻融现象,受到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在季节性冻土或多
在获取和传输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各种因素如传感器元件故障,模数转换过程中的比特差错等的影响,图像会被噪声所污染。被污染的图像会严重影响边缘检测、图像分割以及物体识别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计算机系统在人类生活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数字化、信息化以及网络化成为了本世纪的主要特征。信息需求的持续增长一方面为政府、公司以及学术
由于我国现状农田水肥利用率不高,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仅为0.548,化肥利用率不到30%,大量的水肥流失,因此,开展灌水施肥方式的研究对缓解我国水资源短缺、面源污染有着重要的
饱和软黏土在我国的沿海、沿江、沿湖地区分布广泛。软黏土地基具有压缩性高、渗透性低、流变特性显著等特点,造成其固结变形持续时间长,所以其固结理论的计算在土木工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