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徽调曾经在历史上辉煌一时,是安徽省独一无二的声腔,然而却少有人了解它到底是什么。本文依照历史流变的过程列举了徽调诸声腔,一一说明它们的来源和声腔特点。并且试图诠释在一些文献中出现的谬误。文章共分五个部分:序言,概述了徽调在中国戏曲发展史上重要影响及历史定位;介绍了徽调、徽剧、徽班这几个名词在概念上的差别,以及。第一章徽池雅调阶段论述了徽调萌芽时期的声腔,徽调的孕育初期及滚调的形成。第二章昆弋腔阶段论述了昆弋腔这个独特的声腔一些特点以及为什么弋阳腔和昆山腔能够结合为一种声腔的历史原因。第三章吹腔、四平调、拨子阶段详细论述了这三种声腔的来源、声腔特点以及结合文献资料说明昆弋腔与吹腔、四平调的关系,拨子与梆子的关系。第四章二簧与二黄的一些问题中,从声腔的本质特征做系统分析比较,介绍了有关二黄起源的几种观点,并通过比较的结果,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表明了自己的观点。第五章启示与思考提出了从徽调流变、徽班进京中总结的一些经验和思考,并对今后的戏曲艺术如何发展提出了几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