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乙型脑炎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JEV)是有囊膜的单股正链RNA病毒,属于黄病毒科,黄病毒属。作为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原,JEV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养殖业发展。蚊虫是JEV的传播媒介,鸟类和猪是JEV的扩增宿主。JEV可以感染家鸭,前期研究发现:通过直接皮下注射JEV方式,实验性感染雏鸭后,雏鸭生长受到抑制并且会引起部分雏鸭死亡,表明JEV对雏鸭具有潜在的致病性。为了探究JEV在是否能够在自然条件下感染雏鸭,并造成危害,开展了如下研究:为了调查JEV在鸭群的流行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江苏省某地部分鸭群进行JEV抗体检测,同时对疑似病例进行了JEV的RT-PCR检测。ELISA结果显示,在被检的20份产蛋种鸭血清样本中,15份为JEV抗体阳性,抗体阳性率为75%(15/20)。RT-PCR检测结果显示,在被检的19份病死雏鸭病料中,有1份为JEV阳性,2份为JEV弱阳性。对JEV阳性样本的RT-PCR扩增片段测序发现,所检测到的病毒属于JEV基因I型毒株。该研究结果表明了被检鸭群中存在JEV感染。为了进一步研究JEV对雏鸭的潜在致病性,采用感染JEV的淡色库蚊叮咬新生雏鸭的方式,模拟自然条件下JEV感染雏鸭,评估JEV对雏鸭的致病性。结果显示,2日龄雏鸭经过淡色库蚊叮咬感染JEV后,出现病毒血症,并观察到非特征性的临床症状,雏鸭死亡率为30%(6/20)。一些雏鸭表现突然死亡,并伴有角弓反张的症状。组织病理变化发现,在感染雏鸭的脑组织中,可以观察到以淋巴细胞和胶质细胞集聚为特征的血管套现象以及脑膜炎,这一组织病理学变化是JEV病毒性脑炎的特征性病变。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表明,在感染雏鸭脑组织神经元细胞质中检测到JEV阳性信号。将感染雏鸭脑组织病料接种BHK-21细胞,出现JEV特征性细胞病变,并能回收到病毒。回收病毒的基因序列与感染淡色库蚊的病毒株一致。上述结果表明,通过淡色库蚊叮咬新生雏鸭感染JEV,能够引起雏鸭发病死亡,并造成病毒性脑炎,表明了JEV对雏鸭具有潜在的致病性。综上所述,本研究调查了JEV在鸭群中的流行情况,并证明了JEV对雏鸭具有一定的致病性,增进了关于JEV对养鸭业潜在危害的认知。养鸭业在中国南方地区十分发达,而且家鸭与人类和蚊子接触密切,有利于JEV传播,威胁养鸭业和人类健康。因此,有必要在鸭群中深入开展JEV流行病学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