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我控制是人类社会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其涉及范围十分广泛,而对于自我控制的相关研究能够使人们更加清楚的了解自身。 本文运用消费者选择“美德类”产品还是“恶习类”产品来描述其自我控制能力。“美德类”产品指的是有更多长期效用,较少短期效用的产品;而“恶习类”产品相反,是指有更多短期效用,较少长期效用的产品。 本文运用行为学实验的方法,根据解释水平理论,研究了时间距离、空间距离、社会距离和概率距离四种心理距离对于消费者自我控制的影响。研究发现,四种不同的心理距离对于消费者自我控制有着相类似的影响效果,消费者在心理距离较远时会表现出更强的自我控制水平。 文章最后对自我控制中自我控制损耗后自我控制的失败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前次的自我控制行为会导致消费者用较低的解释水平去阐述事物,从而表现出较弱的自我控制水平,导致自我控制失败。 这些种种发现为现有的消费者行为学有关理论提供了有益的支持,同时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