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电作为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在我国经济发展和能源配置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积极发展水电工程,不仅能供水供电、灌溉养殖,同时还能提高河流的防水防洪能力,加强水土保持、治渍、航运等功能。但是随着水电建设力度不断加大,流域生态系统受到的冲击也加大,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我国对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的研究起步较晚,评价机制存在缺憾,特别是水电工程运营期的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的评价和流域环境管理标准和制度很不完善。因此,水电开发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的评价和水电开发流域环境的管理是亟需关注和处理的问题。流域生态系统健康作为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其研究理论和方法尚未成熟,尤其对水电开发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而言,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在评价方法、指标选取、评价标准、模型建立诸多方面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目前,我国在水电开发流域环境的管理体系的建立上,还存在着较多缺陷。本文以"水电开发流域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以研究水电开发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现状特征为出发点,以嘉陵江四川段水电开发流域为评价对象,对水电开发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理论、方法与实践进行了探讨与研究;借鉴国内外河流健康评价体系的研究,采用" PSR "评价模型框架作为基础,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将水电开发流域生态系统健康划分为"很健康、健康、亚健康、不健康、病态" 5个评价等级,建立了水电开发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体系。用嘉陵江四川段水电开发流域的实例评价分析对本文建立的评价体系做合理性验证。将流域分为上段、中段、下段分别进行分析,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法模型,通过隶属度最大原则,得到对嘉陵江四川段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的评价结果,即对于研究区的生态健康总体呈亚健康状态,其中上段为健康,中段下段为亚健康,通过结论分析验证了合理性。本文对水电开发流域环境管理模式进行了探索性研究。考虑我国流域环境管理在流域治理技术、监测预警、相关立法、技术创新等方面的不足,建立了一套包括目标管理体系、治理技术体系、监测预警体系、法律与政策保障体系和行政管理体系5个方面的水电开发流域环境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