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活动对西江磨刀门河口潮汐动力的影响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deng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磨刀门河口位于珠江网河流域西江的主干入海口处,是珠江主要的泄洪通道。近数十年来,河道采砂、口门围垦等人类活动严重干扰了磨刀门河口自然演变,对河口水动力格局产生影响,使潮汐动力发生变化。本文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和高程数字模型结合、数理统计、调和分析、小波分析以及一维水动力模型等方法,主要研究河道采砂、口门围垦等两大人类活动通过对河口地形边界和下泄径流动力的影响而产生的磨刀门河口潮汐动力变化效应。 20世纪90年代以前,磨刀门近口段处于缓慢淤积状态,从1962年到1977年,磨刀门近口段整体表现为淤积,年均淤积0.66×106m3,河道平均水深减小0.12m,宽深比增大0.16;同时磨刀门河口段也处于淤积状态,其中原磨刀门内海区20世纪80年代与60年代对比,横洲以内的内海共淤积了1.228×108m3,两条主要的进潮通道—横洲水道和洪湾水道,平均水深增加,向宽浅方向演变。 20世纪90年代以前,磨刀门河口上游马口站分流比、分沙比基本保持一个稳定水平,分别维持在85%、90%左右,而上游来水来沙量均保持在一个较高水平,年际变化较小,趋势变化不明显;而20世纪90年代之前磨刀门河口潮汐动力变化较明显,特别是在80年代到90年代初期,主要表现为受到80年代开始的口门围垦工程的影响而呈减弱状态。磨刀门口门围垦整治工程的影响效应表现在:加速了河口向海延伸的速度,延伸速度达750m/a,河口由缓慢淤积向冲刷转变;口门围垦使河口区大面积水域消失,口门整治完成时与20世纪70年代相比,浅海区水域面积缩小了75.5%,导致纳潮容积减小,2003年与1983年相比,纳潮容积减小37.6%;河口地貌的异变减弱了潮汐动力,整治后与整治前相比,高、低潮位抬升,潮差减小,调和常数减小,盐度降低,潮汐动力减弱。 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河道采砂是影响磨刀门河口潮汐动力的又一主要人类活动,它通过作用于磨刀门河口近口段的河床演变和径流动力来影响河口潮汐动力的大小。采砂活动使磨刀门近口段由缓慢淤积转为冲刷状态,河槽容积增大,河床下切明显,平均水深增加,河道向窄深方向演变;此外,采砂活动使磨刀门河口上游马口分流、分沙比以0.00299/a、0.0041/a速率递减;河口河床演变性质和径流动力的变化,引起了潮汐动力的变化,20世纪90年代与50年代相比,最高潮位、最低潮位降低幅度明显,潮差增大,涨潮流明显,潮汐动力增强。 近年来,由于磨刀门河口采砂活动影响效力大于口门围垦,河口潮汐动力呈现出继续增强的态势,表现在:河口区潮差增大,涨潮流量和涨潮量增加,潮区界、潮流界、咸水界明显上溯,咸潮灾害频繁袭击河口区。 通过建立西江一维网河水动力模型研究发现,如果采砂活动维持20世纪90年代初的水平,到2010年磨刀门河口近口段仍维持潮水位降低之态势,潮差增大,涨潮流速加快,流量增大。这些都表明未来采砂活动会使潮汐动力继续增强,对磨刀门河口区的“抗咸”施加更大压力。
其他文献
无论在生物界还是人类社会,集群是一种普遍现象,集群形态和网络系统是生物和人类生存演化的基本组织方式和推动力量。在经济全球化,资本、信息、技术等各种要素更容易快速自由流
一、祈使句的定义  祈使句是用来表示请求、命令、勸告、建议等的句子。祈使句的主语一般都是第二人称you (你、你们), 但往往省略,所以祈使句一般是以谓语动词开头。祈使句的谓语动词必须用不带to 的动词不定式(常称为动词原形)。祈使句的基本结构为:1.肯定祈使句:动词原形+其它。2.否定祈使句:Don’t+动词原形 +其它。有时为了加强语气,在动词原形前加助动词do 或在祈使句末尾加上称呼语。为了
“郊区”是城市行政区内,城市中心区以外的地域。城市发展进入大都市区化时代,郊区进入其发展的高级阶段,称作大都市郊区。城市由单中心向分散化发展,中心城区外围的郊区成为重点
随着社会进步和科学发展,复杂地理问题的求解需求日趋强烈。目前,在科学研究过程中所构建的流域水文、生态景观、土地利用或者其它现实应用的地理模型,无形中都已成为地理问题求
本文来源于清华大学康相武副研究员主持的“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黄河健康修复关键技术研究”重点项目(项目编号:2006BAB06B07)之“黄土高原侵蚀环境演变规律研究”,作
本文基于湖北青天洞和南京葫芦洞6 支石笋的25个U/Th年龄和1376个氧同位素数据,建立了18.3-10.8kaBP 平均分辨率约10年的东亚夏季风时间序列,探讨了末次盛冰期和新仙女时期东亚
近年来,随着珠江三角洲经济的迅速发展,该区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变化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选择萝岗区为分析样本,利用其1988年、1998年和2008年三期TM遥感影像,采用遥感和
土地覆盖及其变化是全球环境变化过程中的重要因子,是研究各种生物圈过程模型和陆地生态系统动态变化的基本变量之一,也是联结大气圈和生物圈的地球系统过程的重要输入因子。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