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术及其动脉粥样硬化冠脉重构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ckey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64层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及图像质量的影响因素目的在于探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影响图像质量的主要因素,总结重建相位窗技术获得最佳图像的技术和经验。方法选择78例临床诊断或可疑的冠心病病人进行冠状动脉CTA检查。纪录每个患者年龄、性别、扫描时平均心率、心率变化、冠状动脉钙化,在横断面重组图像测量并纪录冠状动脉直径,在动脉期测量主动脉根部CT值,将图像质量分为4级,对血管管径≥2mm的冠状动脉节段进行评价,探讨心率、重建相位窗、冠状动脉腔内对比剂密度及噪声、冠状动脉的钙化及呼吸运动对图像质量的影响。结果血管直径≥2mm的999节段中,739节段图像质量为1级,123节段图像质量为2级,120节段图像质量为3级,17节段图像质量为4级。在心率≤60次/分组中,1、2级图像占93.4%,在60次/分<心率≤70次/分组中,1、2级图像占87.2%,在心率>70次/分组中,1、2级图像占61.1%,经χ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在999节段中,其中727个节段在75%R-R相位窗上图像质量最佳,占72.8%;213个节段在45%R-R相位窗上图像质量最佳。结论心率、心律及冠状动脉钙化是影响图像质量的重要因素。采用回顾性心电门控技术、不同重建相位窗,控制好心率是图像质量好坏的关键。第二部分64层螺旋CT下冠状动脉重构与粥样斑块稳定性相关性研究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冠脉重构,分析冠脉重构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稳定性心绞痛,钙化积分、斑块等的相关性,评价冠脉重构在评判斑块稳定性中的作用。方法76例临床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测量相应部位斑块冠状动脉的重构指数和钙化积分,根据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和稳定性心绞痛两组,比较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患者和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冠状动脉重构指数;不同钙化积分的冠状动脉重构指数。结果ACS组患者斑块部位冠状动脉正向重构率为58.1%,SA组患者斑块部位冠状动脉的正向重构率为24.7%,两者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ACS)与SA的冠状动脉积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的冠状动脉钙化率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SA组的钙化积分明显高于同年龄段的ACS组的冠状动脉钙化积分。随着冠状动脉钙化积分的升高,正向重构率降低,两者关系经χ2检验,χ2= 18.3,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冠脉重构与冠心病的病程密切相关。通过对冠脉斑块和冠脉重构类型的检测,可以评价冠状动脉内斑块的稳定性,而且在具有冠心病危险因素和已有冠状动脉病变的人群中预测发生急性冠状动脉事件风险的大小。
其他文献
一、教学设计  (略)  二、教材分析  原地快乐运球练习使适龄一年级学生掌握正确的触球部位,以及养成良好的运球身体姿势,为熟练掌握运球突破技术打下良好的基础。  动作做法和要点:  要点一:手掌的边缘触球,手掌心不能触球。要点二: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体会手按拍球和迎引球的动作。要点三:拍球部位为正上方,力量适当。  【常见错误与纠正方法】  常见错误现象及原因纠正方法手打球运球时用手去打球,而不
语感培养是语文教学的支点和中心任务,是语文教学的关键和突破口,是进行语文教学的前提与基础,又是语文教学的目的之所在。叶圣陶先生早就说过:“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那么,怎样对学生进行语感的培养呢?笔者以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反复朗读,触发语感  培养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围绕探究性问题的内容,涌现出了一批新颖别致的、构思精巧的、重素质考能力的创新式的试题。它对培养和考查同学们的能力大有裨益。教学中倡导主动学习,积极参与,营造自主探究的和合作交流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身潜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多设计一些探究性问题,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还能活跃课堂的气氛,使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下获取知识,同时也对开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