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用事业民营化是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必然,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公用事业民营化拉开了改革的序幕。中央和地方政府各种法规与政策相继出台,对电信、电力、铁路运输等产业以及城市公用事业进行了重大调整,制订了一系列政府管制法律、法规,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伴随民营化改革的逐步深入,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已经开始暴露出来。尤其是在民营化改革的制度完善方面,我国尚未形成保障公用事业民营化实施的较为完善的法律环境,民营企业进入公用事业这一特定领域缺乏系统的法律制度依据。因而,从法律制度构建角度分析我国基础设施民营化的立法现状及其存在的法律问题,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法律法规,建立和完善我国公用事业民营化的相关法律制度已成为当务之急。因此我们应该学习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从构建公用事业民营化法律制度体系入手,推进公用事业改革的制度化与法治化建设,使公用事业的民营化改革更加规范化,为民营化的健康发展提供制度保障。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概括了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方法。第二章主要介绍了公用事业的概念和特征、民营化以及公用事业民营化的内涵,同时介绍了公用事业民营化的理论基础,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分析了公用事业民营化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以及公用事业民营化的现实意义,为论文的写作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的前提。第三章分析了我国公用事业领域民营化立法的现状,通过对立法现状的分析,指出了我国公用事业民营化存在的法律问题,并分析了产生这些法律问题的原因。第四章归纳了各国在公用事业民营化法律制度方面的特征,以期为我国公用事业民营化法律制度的完善提供借鉴与参考。第五章就我国公用事业民营化过程中存在的法律问题进行了探讨,指出我国尚未形成保障公用事业民营化实施的较为完善的法律环境。因此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法律法规,构建我国公用事业民营化的法律制度已成为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