刈割方式对大针茅草原植被特征影响的研究

来源 :内蒙古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msbt0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内蒙古典型草原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区组实验设计,于2011年布设,研究了3种(二年刈割一次、一年刈割一次、每年刈割50米留存10米)刈割制度对大针茅(Stipa grandis)草地群落特征的影响。引入生态模型来分析植物物种多度格局;运用幂函数法则探究植物群落空间异质性的变化,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一年刈割一次导致大针茅草原物种减少,耐刈割性差和株高较高的物种(例如羊草(Leymus chinensis)、乳白花黄芪(Astragalus galactites)、草麻黄(Ephedra sinica))的重要值减少,而耐刈性强和低矮的物种(糙隐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虫实(Corispermum hyssopifolium))的重要值增加,但群落的优势种没有变化。群落的高度和盖度无显著变化(P>0.05);刈割使得群落密度显著增加(P<0.05);连年刈割方式生物量显著低于对照和二年一次刈割区(P<0.05);刈割显著增加了群落的α多样性(P<0.05)。二年刈割一次方式较为合理。2.重叠生态位模型能较好的拟合不同刈割处理和对照区的物种多度格局,短期刈割未改变物种的多度格局。3.大针茅典型草原植被群落的空间异质性高于随机分布,刈割使得群落空间异质性增加,由于植物自身生物学特性及对刈割压力适应的策略不同,刈割后不同植物空间异质性变化不同。
其他文献
高坝泄洪诱发结构振动、空蚀破坏、下游冲刷和雾化等工程灾害已被人们熟知和广泛研究,而高坝泄洪诱发的低频声波(10Hz以下气压脉动)及其对环境的危害在国内基本没人研究。鉴
  近年来建筑边坡(基坑)工程对邻近建筑物的影响的投诉愈来愈多,社会矛盾较为集中。文本以工程实例分析为契机,论述了建筑边坡工程对邻近建筑物安全性影响鉴定的要点,其工程案
由于水土流失严重且河道淤积加剧,洪水特征渐向峰现提前、洪量骤增及洪水历时短发展,以致洪灾频繁发生,造成重大生命财产损失。目前,我国正处于由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的转变时
香港著名导演王家卫的代表作《东邪西毒》一度让无数人着迷。影片的故事其实与大家熟知金庸小说原著的人物情节都大为迥异,片中那飘忽迷离、苍凉冷寂的大漠场景,深邃的哀愁和含蓄的情感,还有那常常让人不知所云却若有所思的对话,甚至光影交错、快切快进的打斗,都似乎有着一种特殊的动人美感。    投基如望山后山    电影里洪七曾问欧阳峰,沙漠的后面是什么地方?欧阳峰回答,是另外一个沙漠。接着又说每个人都会经历这
泥石流是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它是碎屑固体物质与水相混合的饱和流体在重力的作用下沿陡峻沟坡的运动,以其突发性、夜发性、局地性、短暂性和凶猛性给山区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随着社会经济活动的发展,人类不合理活动增加,生态环境恶化,促进泥石流的形成与发展。我国作为泥石流灾害严重的国家,开展泥石流研究,进行科学有效地预报、防治泥石流是非常必要的。为此加强对土力类泥石流的形成机理、起动判别方法的研究,并建立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