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的女子职业教育研究——以河北省立北平女子职业学校为个案

来源 :河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a68628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往有关民国时期的女子职业教育的研究缺乏对个案的探讨,本文通过对河北省立北平女子职业学校档案及相关资料的梳理,以个案形式呈现出民国时期女子职业教育的发展图景。   本文第一部分概述了河北省立北平女子职业学校成立的社会背景及发展概况。第二部分论述了该校的设置情况,从中可以了解:女子职业教育的办理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民众教育程度的不断提高也保证了女子职业学校在生源和师资上的质量;女子职业科类的设置既有传统性,又有随社会发展的定向性、现代性的特点;民国时期的女子职业教育在教学上处处体现了引领学生积极参加实践,自主创业为社会担当责任的精神。第三部分探讨了女子职业教育在推行中的困难与成效,女子职业学校创办过程中面临来自传统观念和经费方面的困难,尽管如此,在实业成就、促进女子就业等方面还是取得了一定成绩。第四部分阐发了对民国时期女子职业教育的评价,在女子职业教育在办理中采用哪种模式上,民国时期的知识分子陷入了以日为师和醉心欧美的两难选择中。历史表明:借鉴他国成功果实的同时,不能盲目抄袭,必须符合本国的具体国情,否则会造成制度推行上的困难与混乱。
其他文献
【正】杜甫和李白的诗作均涉及大量鸟类意象,其中神鸟"凤凰"时有所现,学界对此亦各有关注。对杜甫,冯至曾称其为"歌颂了人间与自然界许多壮美事物的诗人","生物中除却马和鹰
满族作为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建立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政权——清王朝。为了巩固统治,赋税制度的改革与确立至关重要,因此“摊丁入亩”在前代赋税制度和本朝经济需要的基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