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Bell麻痹急性期(风热型)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 : 12次 | 上传用户:qq11qq11qq11qq11qq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通过流行病学调查进一步了解周围性面瘫的病因及Bell麻痹急性期的辨证分型。2.通过临床研究,着重探讨针灸治疗Bell麻痹急性期的辨证论治方法,并对针刺加放血疗法治疗Bell麻痹急性期(风热型)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综合评价。方法:1.流行病学调查:以2005年4月至2006年3月1年为期限,调查急性期(限于发病3天以内者)周围性面瘫的发病原因、Bell麻痹急性期的辨证分型。2.临床研究:选用随机数字表将试验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针刺加放血治疗组)、对照组(常规针刺组)。观察疗程为4周。观察组30例。取穴:患侧攒竹、丝竹空、四白、阳白、地仓、颊车、颧髎、迎香、双侧合谷、外关、耳尖、关冲。刺灸法:仰卧位,常规消毒。第一疗程:从初诊日起,每日1次,连续治疗5次。面部穴轻浅刺,深度为2~4分,平补平泻;合谷直刺约1寸,提插泻法。耳尖、关冲用三棱针点刺放血,每穴放血量8~10滴。留针30分钟,每隔10分钟合谷穴施予提插泻法1次。第二至第四疗程:第一疗程结束后,休息1天,开始第二疗程。面部穴适当深刺,阳白透鱼腰、攒竹透鱼腰、丝竹空透鱼腰、地仓颊车相向透刺、迎香透上迎香;颧髎直刺0.8~1.2寸,均捻转行针,平补平泻。合谷直刺约1寸,提插泻法。不再取耳尖、关冲施治。留针30分钟,每隔10分钟合谷穴施予提插泻法1次。隔日1次。疗程间不休息。共治疗4个疗程。观察指标:面瘫主要症状、体征的变化。参照第五次国际面神经外科专题研究研讨会推荐的House Brackmann( H一B)面神经功能评价分级系统确定,进行病情轻中重度评价。主要包括:额纹深浅,眼裂大小,鼻唇沟变化、口角歪斜、鼓腮漏气、食留残渣、味觉障碍、听觉过敏、流泪、眼轮匝肌反射等10项指标。血常规:疗前、2个疗程结束后各1次。疗程判断标准:参照第五次国际面神经外科专题研究研讨会推荐的House Brackmann( H-B)面神经功能评价分级系统确定。结果:1.流行病学调查:共调查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病例220例。(1)病因:结果显示:无诱因34例,占15.46%;感冒20例,占9.09%;受风寒49例,占22.27%;风寒、劳累16例,占7.27%;风寒、生气8例,占3.64%;风寒、情绪波动5例,占2.27%;风寒、情绪波动、劳累15例,占6.82%;风寒、情绪波动、劳累、生气10例,占4.55%;风寒、情绪波动、生气3例,占1.36%;风寒、饮酒6例,占2.73%;劳累8例,占3.64%;情绪波动14例,占6.36%;生气5例,占2.27%;情绪波动、劳累5例,占2.27%;饮酒后5例,占2.27%;发烧后2例,占0.91%;妊娠3例,占1.36%;带状疱疹后12例,占5.46%。其中,病因为单纯感受风寒或与感受风寒相关者共112例。(2)辨证分型:结果显示:220例中,风寒型52例,占23.6%;风热型168例,占76.4%。按季节进行统计:春季:风寒型5例,占13.2 %;风热型33例,占86.8%。
其他文献
<正>糖尿病性骨质疏松(Diabetic Osteoporosis,DOP)是一种全身性代谢性骨病,主要是指患有糖尿病引起骨显微结构受损和骨量消减症状,增加了患者的骨脆弱性,容易引发骨折疾病。因
论文探讨“就是”开头句(包括“就是”开头的单句、紧缩句以及复句中“就是”开头的分句),文章立足于三个平面的理论,运用形式与意义相结合、静态与动态相结合、描写与解释相
<正>随着2015年全国党校工作会议的召开,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犹如一阵春风让千千万万的党校人心潮澎湃,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入论述了新形势下党校工作的重大意义,也为党校工
会议
缔约过失责任制度,自德国著名法学家耶林于1861年首先正式提出后,对许多国家的立法、司法或学理产生了广泛影响。我国《合同法》对该制度也作了较为详细的规定,但是由于该制
近年在河北省、山东省等地的冬枣果实上发现一种新病害——冬枣黑疔病,又称黑斑病或果实黑点病。该病在幼果期(7月上旬)开始发病,仅在果实表皮形成明显的黑色小点,呈黑疔状,
本文主要运用统计方法和数据挖掘技术来研究交易平台型电子商务网站(BtoB和CtoC型网站)的CRM应用。全文共分五个部分: 引言部分叙述了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研究内容
<正>2017年6月,山西省稷山县板枣生产系统成功入选第四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据悉,全国此次有30个传统农业系统被评为第四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稷山板枣生产系统是山西
<正> 我国应用最广、用量最大的有机氯农药是六六六和滴滴涕,这两种农药的长期使用,已造成了环境的严重污染。但很少有人注意到,残存于土壤中的农药可通过作物的吸收而污染食
采用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不同施氮水平下,氮增效剂对土壤铵态氮含量、硝态氮含量、马铃薯叶片硝态氮含量及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的影响,为氮增效剂的合理使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