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超微痛泻要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研究目的:评价超微痛泻要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其对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实验方法对60例辩证为肝气乘脾型肠易激综合症患者分为2组,分别给予传统痛泻要方,1/3剂量超微痛泻要方治疗,以15天为一观察疗程,观察各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变化及血浆GLP-1,SS,MTL水平的变化。结果:1.传统痛泻要方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1/3超微组为96.7%,两者临床疗效基本一致,显效率超微组为63%,传统组为47%,超微组较传统组为优(P<0.05)。2.与治疗前相比,痛泻要方传统组,1/3超微组均能降低GLP-1,SS及MTL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痛泻要方能明显改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临床症状,1/3剂量超微组与传统组疗效基本相当;痛泻要方能明显调节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胃肠激素水平,使之趋于正常;GLP-1与肠易激综合征关系密切,可能是其发病机理之一。第二部分:超微痛泻要方对肠易激综合征大鼠胃肠激素的影响目的:观察传统痛泻要方与超微痛泻要方对肠易激综合征大鼠模型组织和血浆GLP-1、SS、SP、MTL含量的影响。观察传统痛泻要方与超微痛泻要方对肠易激综合征大鼠模型组织GLP-1、SSR1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调节相关胃肠激素水平的分子机制。方法:取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传统痛泻要方组、超微痛泻要方组,1/3超微痛泻要方组。1/6超微痛泻要方组,用番泻叶及束缚方法造成肠易激综合征模型,空白组灌胃高压消毒水,其余各组灌胃番泻叶及束缚应激,3天后称量粪便干湿重及腹肌收缩试验,每天收集粪便称量其干重、湿重。2周后提取标本,用放射免疫法(RIA)检测组织、血浆GLP-1、SS、SP、MTL水平。用RT-PCR法检测组织GLP-1、SSR1mRNA表达。结果:1.痛泻要方各治疗组除1/6超微组外,粪便含水量均明显减少(P<0.01),腹肌收缩次数均明显减少(P<0.01);且超微痛泻要方疗效优于传统痛泻要方(P<0.05),但1/3超微组与等剂量超微组差异不明显(P>0.05)。2.超微组组织、血浆GLP-1、SS、SP、MTL水平均低于传统痛泻要方组(P<0.01);3.超微组、传统组、1/3超微组组织、血浆GLP-1、SS、SP、MTL均低于模型组(P<0.01);1/6超微组与模型组相比,各指标含量略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间比较,超微组组织、血浆各指标低于传统组(P<0.01),1/3超微组与传统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1.超微痛泻要方对肠易激综合征大鼠有治疗作用。2.超微痛泻要方对肠易激综合征大鼠胃肠激素有明显调节作用,抑制大鼠GLP-1的分泌,抑制SS、SP、MTL的分泌;且GLP-1与肠易激综合征关系密切,可能是其发病机理之一。3.超微痛泻要方对肠易激综合征大鼠结肠黏膜GLP-1、SSR1mRNA表达有抑制作用。4.超微痛泻要方疗效优于传统痛泻要方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