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诱发滑坡(碎屑流)成因机理及运动学特性初步研究——以文家沟滑坡—碎屑流灾害为例

来源 :成都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duanhua8705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汶川地震是新中国建立以来,影响范围最广、伤亡最为严重的地震灾难。地震最终造成87150余人遇难,大量房屋和基础设施损毁,工农业生产遭受重大损失,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直接经济损失达8451亿元。强烈地震引发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堰塞湖等次生地质灾害的数量和规模都极为巨大。汶川地震诱发的地质灾害表现出与重力作用下地质灾害迥异的动力学特征。这些巨型滑坡灾害受强烈地震动的影响,不同程度的出现高速度、强动能以及强烈的流体化特点。文家沟滑坡—碎屑流就是其中之一。   强烈地震过程,尤其是在发震断裂附近,往往具有极为复杂的动力环境。因此,强地震诱发的高速远程滑坡一般具有较为复杂的运动过程,也具备一些在非地震条件下较为罕见的动力学特性。本文以汶川地震诱发的文家沟高速远程滑坡—碎屑流为典型案例,在现场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文家沟滑坡—碎屑流堆积体不同部位的堆积物结构特点,分析了文家沟滑坡的激发—启动—加速—碎屑化—停积各阶段的成因机制和运动特点,并对提出的激发—启动机制进行了二维振动台物理模拟验证。最后,本文对包括文家沟滑坡—碎屑流事件在内的66个全球范围的地表滑坡典型案例进行了统计分析,获得了地震诱发和非地震诱发滑坡在运动学特征上的联系与差异。本文获得的主要认识和结论简述如下:   (1)文家沟滑坡—碎屑流事件是由特大地震直接诱发的高位、远程、超高速的中—深部岩质巨型滑坡—碎屑流过程。整个事件历时1min左右,滑体厚度20~30m,初始体积约2.750×107m3,并最终在文家沟沟谷中留下总体积达5×107m3的堆积物,最大堆积厚度近150m。   (2)文家沟滑坡—碎屑流堆积体不同位置的颗粒直径含量是与其运动过程相对应的,表现为:随高程下降总体呈现大直径颗粒含量减小,中等颗粒直径含量上升。   (3)分析计算表明,滑坡—碎屑流体运动全过程依据运动学特征可分为五个冲程,并经历了明显的先加速后减速直至停积的过程。其中,第一冲程为启动和加速阶段。滑体在地震作用下的启程剧发速度高达8.32m/s。在凌空飞行阶段结束时,滑体在地震力和重力作用下被加速到143.80m/s,并在随后的剧烈碰撞中解体和碎屑化。根据山体遗留的多处撞击和超高痕迹,沿途堆积物结构特征,以及撞击区与堆积垄岗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本文重建了滑坡—碎屑流运动路径和运动过程。   (4)文家沟滑坡—碎屑流的运动特征值为0.326,较一般高速远程滑坡偏大。这是滑体/碎屑流体与文家沟山体多次发生碰撞而引起的动能损失所导致的。   (5)文家沟中,滑坡和碎屑流这两种运动状态分界较为清晰。在半圈闭的沟谷中,滑体解体后形成的碎屑物迅速和空气混合为由气固二相物质组成的气溶胶体系(即G-S体系)。而由于此时碎屑物质依然具备的高速度,使得这样的混合物质集合体得以继续运动,成为高速“干碎屑流”。由于气态成分的散逸和四次撞击导致的速度减低,使得碎屑流体的运动能力和速度迅速下降并停积在文家沟沟口。   (6)文家沟周边的特殊地形,导致强烈地震波在山体转折、坡度突变部位产生“应力集中”,并与在高耸山脊顶端产生的“尖端放大效应”相叠加,最终形成“地形能量汇聚效应”,控制了滑源区岩体的破坏边界。   (7)滑源区呈顺向坡产出的中厚层灰岩、白云岩岩体在周期往复的强烈地震波长时间持续作用下,被切割成规模不等的板状块体,外倾结构面(包括层面)发生“钝化”,粘聚力迅速丧失。被切割成大小不等的块体的破碎岩体最终在纵横波共同作用下向凌空面方向“跳起”,进而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导致整个岩体的崩溃。   (8)对66个地面大型滑坡案例的统计分析表明,滑坡体积与其运动特征值μ联系较紧密,前者并在较大程度上决定了最大运动距离。而滑坡的运动距离与它的破坏范围(即滑坡面积)相关度较高。对于发生在地表的高速远程滑坡而言,尽管相同成因的滑坡往往具有相似的运动特征,但是具有相同运动特征的滑坡则往往因触发因素和发生环境的差异而具有不同的成因机制。
其他文献
激发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本文对七年级语文记叙文写作教学进行了探究,主要有三个方面,包括依托教材,模仿技巧,形成风格;积累素材,真情写作,锤炼风格;分析题目,训练能力,凸显风格。  中考语文150分,作文65分,在语文科占据至关重要的作用。记叙文是中考常考的作文体裁,七年级是起始年级,打好基础尤其重要。记叙文是最常用文体,教师规划教学内容与方式,奠定良好写作基础,提高写作技巧,写出好文章,为中考
期刊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社会各界对高中语文教学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是一门基础且重要的学科,在实际生活中也处处都离不开语文知识的应用,高中语文不同于以往的语文学习,语文知识体系更加复杂化和多样化,需要掌握的知识领域也更加广泛,如果学生在高中语文的学习中没有打下坚实的基础,就会为今后升学和成长的道路设置阻碍。所以高中语文教师要格外注意教学方法,将阅读和写作教学有机结合,不要分开教学,因为在
期刊
近年来,随着输电电压等级的不断提高,特高压输电线路在国内发展形势迅猛,与输电导线、绝缘子直接相连的U形挂环-调整环的耐磨性能直接影响输电线路的安全,值得深入研究。架空导线在外荷载作用下可能会产生多种振动形式,造成导线与金具、金具相互之间的摩擦、磨损,破坏金具表面的镀锌层,降低金具的使用寿命。本文依托云南电科院的科研项目,对U型挂环-调整环装配体进行了耐磨性能试验以及有限元仿真研究。主要结论如下:(
随着西电东送的快速进展以及西北联网工程的建设,在输电走廊较充足的西北地区,悬索拉线塔较常规输电铁塔可大大节省钢材的使用量,降低基础施工量,缩短施工周期。而线路电压等级的逐渐提高使结构承载更大,强度和刚度要求更高,格构主柱整体稳定性问题更为突出。悬索拉线塔格构柱为多杆件体系,结构复杂,超静定次数太高,手工计算很难实现,其稳定性问题一直是个难点。工程上常将其简化为实腹式构件来计算其临界荷载,且将剪切变
直罗油田东部研究区,勘探面积450km2,构造位于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东南部,长3油层组为本区主力产层,但试油结果不理想,产能低。本文综合应用层序地层学、沉积岩石学、储层地
塔里木板块东北部包括新疆北山地区和甘肃西部的柳园地区,因其早二叠世期间的镁铁质-超镁铁质岩石非常发育而倍受地学界广泛关注。其中,坡北岩体中的坡一、坡十侵入体产出有工
煤炭是我国的主体能源,保证煤炭可持续供应是国家能源安全的重大需求。长期开采使得地表和浅部资源逐年减少或枯竭,开发深部煤炭资源是我国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深部
本文通过对潘集深部钻孔煤样进行现场地勘钻孔瓦斯解吸实验和室内等温吸附解吸实验,基于现场测试数据,采用地勘直线法、泥浆介质法、间接法、不同函数拟合等分析方法,计算了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小学义务教育已经成为人们的重点培养对象,人们对孩子们从小的教育也越来越重视,要求越来越高,而阅读作为小学语文的一部分,它既能让孩子在学的过程中学会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更宽广的世界、让自己的思维得到拓展、获得更多素养、得到体验的途径。阅读教学是每个教师、学生都应接受的,在这个过程中既锻炼了教师,也培养了学生。在我们现在的社会中,小学生的阅读效果并不是很理想,他们对阅读没有太
期刊
纳米晶体材料因为具有特殊的力学性能,所以在工程领域中受到特别关注。相比于传统的粗晶材料,纳米晶体材料具备有良好的耐磨性、较高的屈服强度等。即便这样,在室内温度下,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