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C、Ti3AlC2和(SiC+Ti3AlC2)颗粒增强铁基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llydal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颗粒增强铁基复合材料具有高的强度、硬度和刚度,耐高温、抗冲击和耐磨性能较好,制备成本低,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然而铁的高熔点决定了颗粒增强铁基复合材料制备的过程必须是在高温环境下,这会严重破坏增强颗粒与基体的界面结合状态,难以制备高性能的复合材料。本课题组自主研发了双段式电流直加热动态热压烧结工艺用于制备铁基复合材料,该工艺利用电流产生的焦耳效应加热试样,通过电路控制系统控制烧结温度和烧结时间,可以实现快速升温和高效烧结,避免增强颗粒与铁基体发生严重的界面反应,实现高性能复合材料的制备。本研究优化了双段式电流直加热动态热压烧结工艺,当烧结电压为6V,烧结压力为60MPa时,连续电流加热70s,然后在1s/1.2s的电流通断间隙下烧结180s,可使颗粒与基体充分结合同时避免严重的界面反应,得到具有较好力学性能的复合材料。对比研究了行星球磨工艺和滚筒球磨工艺对制备SiC/Fe粉体以及在相同条件下烧结复合材料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滚筒球磨工艺制备SiC/Fe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更好。本文研究了 SiC,Ti3AlC2的含量对复合材料性能和组织的影响。当SiC粒子含量从5%增加到20%时,SiC/Fe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硬度和致密度先增大后减小,在SiC含量为10%时达到最大值,延伸率随着颗粒含量的增大而减小,其中SiC含量为10%时,复合材料的硬度为513.4HV,致密度为98.54%,抗拉强度达954.5MPa,延伸率为1.16%。对SiC/Fe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分析发现,当SiC含量较低(≤10%)时,SiC在基体中分布均匀,与基体在界面处结合较好;当SiC含量较高(≥15%)时,SiC与基体界面处结合较差,存在部分SiC颗粒团聚和分解的现象。当Ti3AlC2含量从5%增加到20%,Ti3AlC2/Fe复合材料的硬度、致密度和抗拉强度均随之增大,延伸率随之降低,其中Ti3AlC2含量为20%时,复合材料硬度为475.2HV,致密度为99.2%,抗拉强度为670.3MPa,延伸率为1.33%。分析Ti3AlC2/Fe复合材料组织发现,复合材料中的部分Ti3AlC2分解形成TiCx,其与铁基体在界面处结合较好,使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本文最后研究了(SiC+Ti3AlC2)的含量对(SiC+Ti3AlC2)/Fe复合材料性能和组织的影响。当 SiC 与 Ti3AlC2 以 1:1 混合,(SiC+Ti3AlC2)总含量从 5%增加到 20%,(SiC+Ti3AlC2)/Fe复合材料的硬度和致密度随之增大,延伸率随之减小,抗拉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在颗粒含量为10%时达到最大值。复合材料在颗粒含量较高(≥15%)时表现出明显的混合强化效应,其中当颗粒含量为20%时,复合材料的致密度为99.2%,硬度可达634.7HV,抗拉强度为683.3MPa,硬度和抗拉强度分别比相同条件下的SiC/Fe复合材料高45%和35.4%。(SiC+Ti3AlC2)/Fe复合材料的组织分析发现,部分Ti3AlC2分解形成TiCx,复合材料组织中强化相为SiC、Ti3AlC2和TiCx。
其他文献
在我国,钴和锰是两种具有战略性意义的金属,它们在生活和生产中的用途十分广泛,尤其是在钢铁行业和电池材料行业。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钴矿和锰矿资源的需求量逐渐增大,而我国钴矿和锰矿的储量和产量相对较少,加上前期的不合理开采与浪费,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基于以上现状,研究湿法炼锌钴锰净化渣浸出液的回收利用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以河南某厂的湿法炼锌钴锰净化渣浸出液为原液,其中铝、钙、镁、锌元素为杂质元素,
铁矿石作为重要战略资源,其合理、高效利用对保障我国钢铁行业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提高烧结矿质量,降低辅料成本,本文旨在研究石灰石替代生石灰的最佳比例,分别围绕混合料制粒、烧结杯试验、烧结矿相分析、工业化实验等方面开展研究,相关研究成果可为改善烧结矿的质量、降低高炉炼铁成本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依据。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活性度实验测定,明确生石灰熔剂的活性度低于用化学成分计算得到的理论
Ni-Mn-In系合金由于具有大的磁热效应,而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磁制冷材料。然而,磁制冷循环的不可逆性是实际应用的主要挑战。不可逆性与一级马氏体相变中的热滞后直接相关。实际上,提高相变对磁场的敏感性与降低相变滞后是两种提高可逆性的有效方法。本论文通过真空电弧熔炼炉熔炼制备了名义成分为Ni50xCoxMn36.5In13.5(x=0,1,2,3,4,4.5,5),Ni45Co5Mn36.5GaxIn
立式螺旋搅拌磨机相比于传统的粉磨设备,被行业内人士认为是非常有前景的粉体制造设备。然而我国对于搅拌磨机的研究还不是十分充分,缺少一定的设计经验,而且搅拌器作为磨机最为核心的能量输入元件,一些参数对其寿命的影响程度尚不明确。对某些可能影响磨矿效果和搅拌器磨损的参数研究不足就造成了立式螺旋搅拌磨机在生产过程中磨矿效率低,搅拌器寿命短,所以对搅拌磨机关键的工艺和结构参数进行研究来提高搅拌磨机的生产效率,
金属腐蚀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额的经济损失、环境污染以及社会资源的严重流失等诸多问题,甚至对人类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目前,金属防腐蚀最普遍、最有效的方法是涂覆防腐蚀涂料。但是传统的溶剂型防腐涂料有两个环保问题:第一,涂料中含有大量有毒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已经被列入致癌物质等级,严重危害人民的健康;第二,涂料废弃后,其中含有的有机树脂无法降解,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水性涂料以水作为溶剂或
Ni2MnGa合金是一类新型的铁磁性形状记忆合金,具有多重优异的磁控功能,在磁驱动器件、磁传感器及磁制冷等领域具有巨大的潜在应用价值。研究表明,sp元素、3d元素和间隙原子均对Ni2MnGa合金磁性能、结构相变及力学性能具有重要影响。目前为止,还未有s元素掺杂Ni2MnGa合金的相关研究。与此同时,不同轨道元素掺杂Ni2MnGa合金的物理机制尚不清楚,这阻碍了 Ni2MnGa合金性能优化的步伐。因
近年来,人们对汽车结构减重和安全性问题的逐渐重视,而具有良好综合力学性能的中锰TRIP钢是汽车结构的理想备选材料。该钢种在动态与准静态条件下的变形行为有很大的区别,体现在材料变形的局部性、绝热温升、强烈的冲击波效应和断裂方式的改变。但是到目前为止,对中锰TRIP汽车用钢的研究大多为准静态下的变形行为,即使进行动态变形行为的研究,也是简单地通过比较变形前和拉断后的组织变化来实现的,而对动态变形过程中
镁合金板材的生产流程包括板材的卷曲、开卷以及矫平等工序,镁板在卷曲、开卷和矫平过程中都涉及到弯曲变形。在目前的研究中,对镁合金薄板材的弯曲性能的研究较多,而对中厚板材弯曲力学性能及变形机理的研究甚少。因此,本文对AZ31、AZ80轧制中厚板材以及AZ31挤压中厚板材进行了弯曲性能及变形机理的研究。首先对AZ31、AZ80轧制中厚板以及AZ31挤压中厚板沿厚度方向的初始微观组织和宏观织构进行了对比分
当今世界,环境污染问题日趋紧张,节能减排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汽车轻量化不仅对汽车工业具有重要的意义,甚至对于整个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着重要意义。在乘用车安全性能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减轻车身重量,从而减少汽车燃料消耗是未来汽车工业的发展方向。Q&P钢作为第三代高强度钢中的代表,结合了马氏体钢、DP钢和TRIP钢的优点,相较于第一代和第二代高强度钢,在保证高强度的同时,还有着较高的延伸率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端重型装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对高品质、大规格钢铁产品需求大幅增加,推动了大断面宽厚板坯连铸坯生产技术的发展,连铸坯断面大型化已成为高效连铸生产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然而,随着板坯断面尺寸不断的增宽加厚,其中连铸机扇形段的可靠性与稳定性问题愈加凸显,严重制约了高品质连铸母坯及其轧材高效、稳定制备。鉴于此,本文以国内某钢厂主力宽厚板坯连铸机扇形段为研究对象,依托现场实际应用数据,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