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胺酮和乌司他丁对急性肺损伤大鼠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影响

来源 :广东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tersss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氯胺酮(Ketamine,Ket)和乌司他丁(ulinastatin,UTI)对急性肺损伤(acutelung injury,ALI)大鼠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影响,为手术期肺功能保护和药物复合使用提供实验及理论依据。   [方法]   60只SPF级雄性成年SD大鼠随机均分至5组:氯胺酮组(K组)、乌司他丁组(U组)、氯胺酮+乌司他丁组(K+U组)、模型对照组(LPS组)和空白对照组(C组),每组12只。除C组外,其余组大鼠均经“两次打击”法建立ALI模型:首次腹腔注射0.03%内毒素(lipopolysaccharide,LPS)1mg/kg,16h后,再由尾静脉注射0.1%LPS1.5 mg/kg。U组、K+U组大鼠在第二次LPS注射后分别经尾静脉给予UTI5万u/kg,K组、K+U组大鼠以微泵持续输注Ket10mg/(kg.h),其他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每组分别在第二次注射LPS后2h、4h随机抽取6只大鼠,腹主动脉取血测量动脉血氧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 inartery,PaO2)后放血处死,采集肺组织标本,观察其大体及病理学改变,测量其湿重/干重比值(wet weight/dry weight,W/D);进行肺泡灌洗,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rn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中肺泡表面活性蛋白A(surfactantassociated protein A,SP-A)浓度,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chromatography,HPLC)检测肺泡灌洗液中各磷脂成分含量。   [结果]   1.与C组相比,LPS组出现明显的肺损伤:PaO2显著下降(P<0.05)、肺组织W/D比值明显增高(P<0.05),HE染色下肺组织病理检查结果显示肺组织小叶结构紊乱,肺泡间隔明显增厚,间质水肿,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及肺泡萎陷不张,肺泡腔可见明显出血、渗出;K组、U组、K+U组也存在PaO2下降、肺组织W/D比值增高和间质水肿、渗出,但程度较LPS组明显减轻,以K+U组改善最为显著(P<0.05);   2.LPS组磷脂及SP-A浓度与其它四组相比最低(P<0.05),K组和U组的各指标在各个时间点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均优于LPS组(P<0.05)。C组的各指标在各个时间点上均最佳(P<0.05)并均保持平稳,K+U组次之,并与K组、U组相比各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2h和4h两时点相比较,各组大鼠的PaO2、W/D比值、磷脂浓度及SP-A浓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4.PaO2数值与SP-A浓度和各磷脂浓度成高度正相关(P<0.01),而与W/D比值成负相关(P<0.01)。   [结论]   1.先腹腔注射0.03%LPS1mg/kg,16h后静脉注射0.10%LPS1.5mg/kg可成功建立“两次打击”大鼠ALI模型;   2.LPS诱导的ALI大鼠PS各活性成分的含量均显著减少,且PS的减少与ALI表现密切相关;   3.UTI和Ket均可有效减少PS活性成分SP-A和磷脂的丢失,明显改善肺功能和降低肺水肿,减轻肺组织的炎性反应,对炎性反应导致的肺组织病理损伤有抑制作用,对ALI有显著的肺功能保护作用;   4.在ALI发病早期,Kot复合UTI比单独使用Ket或UTI效果更为显著,有利于部分阻断甚至逆转ALI的发展进程,可能与其抗炎和广谱蛋白酶抑制作用协同相加有关。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