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报告1例少见的二期梅毒扁平湿疣合并神经系统损害,并复习相关文献,以提高皮肤科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分析1例二期梅毒扁平湿疣合并神经系统损害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该患者以肛周淡红色扁平丘疹,无蒂,融合成分叶状为主要临床表现。血清:TRUST定性(+),TRUST定量1:32,TPPA定性(+)。脑脊液:TRUST(-), TPPA定性(+);CSF常规:潘氏反应(+),有核细胞数11.6×106/L,主要为淋巴细胞;CSF生化:蛋白554.3mg/L。肛周皮疹病理:HPV(-);表皮呈乳头瘤样增生,棘细胞间水肿,有散在嗜中性粒细胞浸润;真皮浅层血管周围见淋巴组织细胞,多数为浆细胞,还有嗜中性粒细胞浸润;未见挖空细胞。扁平湿疣表面分泌物及血清乳头瘤病毒HPV分型(-)。结合该患者临床表现、组织病理与实验室检查,并查阅相关文献分析,诊断二期梅毒扁平湿疣合并神经系统损害成立。结论:扁平湿疣属二期梅毒疹,是丘疹性梅毒疹的特殊类型,其皮疹表现有时不易与尖锐湿疣鉴别,特别是发生于肛周的扁平湿疣常被缺乏经验的医生误诊为肛周尖锐湿疣。对于不易鉴别的病例,应详细询问病史,认真分析皮损形态以及是否伴发其他梅毒疹,并作梅毒血清学试验,病理活检也可协助诊断。梅毒引起的神经系统损害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误诊和漏诊率高,临床诊断应结合患者临床特征、梅毒血清学检测阳性、脑脊液美国性病研究实验CSF-VDRL阳性或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阳性、影像学检查等多项检查综合考虑。大剂量、足疗程青霉素治疗梅毒疗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