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力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电能消耗大幅度增加,带动了火电行业的不断发展。然而在火电工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三废”排放量亦在急剧增加,造成的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环境纠纷日趋增多,强化对火电工业的环境监察己迫在眉睫。近几年来,由于大气污染物排放量的逐年增加,以雾霾酸雨为特征的重污染天气天数逐年增加,而后不断扩大,污染程度不断加重,对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损失。为进一步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不断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国务院出台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2013]37号),并为各地下达了具体的大气污染物减排要求,采取前所未有的措施,强化对大气污染物产生和排放设施的监管。这对从事日常环境监管的环境监察人员的业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环境监察队伍人员专业素质不能适应新时期的要求,为此,国家环保部已开展对不同行业的环境监察要素进行研究。现在我国已发布6个行业的现场环境监察指南,但火电工业现场环境监察指南尚未发布,火电工业环境监察要素研究尚属空白,本文通过调研相关火电工业企业,对火电工业环境监察要素进行了系统研究。本文通过对煤粉炉燃煤电厂、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煤电厂、燃油电厂生产工艺分析,明确了各工艺的“三废”产污环节。建立了双对数模型,运用回归分析结合课题组调研的10家火电企业的相关数据,分别推算出了煤粉炉燃煤火电锅炉及循环硫化床燃煤锅炉燃烧过程废气中粉尘的产排污系数经验模型、SO2排污系数模型、低氮燃烧生成氮氧化物模型;锅炉排灰过程粉煤灰污染系数模型;锅炉除渣过程污染系数模型。根据生产装置的工作原理和内部结构,分析了污染物非正常排放的原因和预防(处理)措施。根据《火电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提出了火电工业清洁生产监察要点。构建了火电工业现场环境监察指南。火电工业环境监察要素的研究不仅为火电工业环境现场执法、重点监督提供指南,而且为企业有针对性的污染防治、环境管理、降低事故风险和燃料消耗提供技术指导,促进火电生产企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