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视域中的互文性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itie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文性”这一术语是1967年由法国理论家克里斯蒂娃提出的。该术语一经问世便经历了复杂的嬗变过程,成为当今最流行而又使用最混乱的文学理论术语之一。互文性理论本身的模糊性及其产生和嬗变背景的复杂性造成了这一术语使用的混乱。学者们一方面将其广泛运用于各种社会文化领域的批评与实践中,一方面争论其概念的归属地,往往忽略了后现代主义这一重要的历史背景。本文力求从纷繁复杂的争辩中抽离出较为清晰的发展脉络,宏观考察这一理论的演变轨迹,并凸现出广义互文性理论在后现代语境中所彰显的独特价值。本文共分五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介绍本文论题缘起,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互文性概念界定的相关争论进行比较与辨析,从影响与互文性、狭义互文性与广义互文性、互文性的共时性研究与历时性研究这几对学界争论焦点范畴出发,抽离出互文性理论在当代文化语境中的研究价值与阐释空间。第一章介绍参与到互文性理论建设中的后现代理论家以及他们关于互文性理论的相关论述,理清广义互文性理论的理论内核与精神品质。第二章考察互文性理论在后现代主义文学文本中具体运作的状况,从引用、戏仿、拼贴、抄袭四个方面阐释互文性理论在后现代语境中的运行的策略,并结合相关作品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后现代主义为互文性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理论资源,互文观念也为理解后现代主义文学现象,解读后现代主义作品提供新的切入口和实践性的运作机制。第三章分析极端性的后现代理论存在的弊端及其在当代语境下遭遇的现实困境,进一步探索具有建构意义的互文性理论如何从后现代困境中突围,并尝试从横向与纵向两个维度拓展建构式的互文性理论在当下生存与发展的土壤。结语部分是对全文作出的总结性陈述,另外列明本文对于该理论未涉及或未能解决的一些理论或实践上的难题,作为一个激发进一步思考的引子。
其他文献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战略任务和我国农业发展的长远目标,这一任务、目标的完成和实现需要一个系统的、适合中国国情的农业模式作为理论支撑。绿色农
道德与法律作为调控社会关系和人们行为的重要机制,各具优势与局限,存在着互补互动、互激互励、互促互进的辩证关系。公民道德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既要靠社会的持
<正>美国的养老服务机构十分规范化,其建设、运营和服务都有专门的制度规范,目前已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服务设施和服务技术标准。美国卫生部规定,包括养老服务机构在内的所有服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政府职能的转变,非营利组织成长的制度空间不断扩大。一些慈善团体、环保组织、学术研究组织等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组织得到了快速发展,这些不同于政府
生本化教学中的学习者不只是学生,也包括教师在内的直接参与者。教师应该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摈弃几十年来的旧模式,学会理性思考问题,注重分析与观察,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与
<正>日本对中国的态度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从唐代到宋代是仰视,学习中国;从元朝打败忽必烈的入侵大军之后一直到甲午战争之前是平视;甲午战争以后是俯视。尊强凌弱有传统日本
期刊
就业乃民生之本,大学生就业倍受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自1998年高校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迅速从精英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大学生就业问题便日显突出。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很
分析了NCl3生成和富集的原因,提出了液氯气化器排污和定期清洗、加强液氯钢瓶的管理、催化分解NCl3、盐水除铵(胺)等管理和技术措施。
<正>挥发性有机物(简称VOC),是指在常温状态下容易挥发的有机化合物。根据其化学结构的不同,可进一步分为烷烃类、烯烃类、芳烃类、卤代烃类、醇类、醛类、酮类、酯类及其他
对挺举上挺训练方法的安排进行研究,旨在为教练员更好的训练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