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减少洗毛废水对环境的污染和洗毛落物对环境的污染以及造成资源的浪费,研究了固定化洗毛技术和洗毛落物综合利用技术。在聚氨酯良好成膜性作用下,利用壳聚糖的吸附性和生物相容性,将壳聚糖和聚氨酯均匀混合,同时加入蔗糖碳源营养物质形成共混膜,蔗糖碳源在共混膜的均匀缓释作用下,可被微生物吸收利用。根据产生的絮凝剂的成分和生物特性,选择酱油曲霉作为固定化生物,将其固定在壳聚糖和聚氨酯共混膜上,并对膜表面形貌、吸水性、红外光谱图的特征及固定化酱油曲霉的效果进行实验测试。并应用minitab软件的分析功能分析膜中蔗糖含量、硝酸钠、温度、初始pH、膜中壳聚糖含量、初始COD和处理时间对洗毛废水去除效果的影响。实验表明,随着壳聚糖粉体含量的增加,共混膜的表面形貌由致密逐渐变得疏松多孔,形成类似海绵状结构,且随壳聚糖含量增加其成膜性变差。共混膜中各成分分布较为均匀,两者的相容性较好;其吸水性均随着壳聚糖和营养成分的增加逐渐得到改善。由于固定化膜的性能的需要,选择壳聚糖含量为20%和碳源营养物质的质量含量为5%成膜,其成膜后经过48小时的固定化后,酱油曲霉固定化效果较好。研究了固定化载体的性能、外界条件对固定化效果的影响。实验表明,在PH7.0和温度为30℃条件下,处理后洗毛废水的COD由12000mg/L减少到198mg/L,悬浮物浓度(SS)由1935mg,/l减少到125mg/l,达到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9-1996)的要求。同时,为了对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在采用机械离心法对洗毛废水提取羊毛脂后,对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洗毛落物和洗毛剩下的淤泥进行堆肥发酵处理,洗毛淤泥活化细菌复合菌剂Ⅰ,在此基础上加入胶冻样芽孢杆菌和肉桂褐链霉菌与复合菌剂Ⅰ混合得到混合菌剂Ⅱ。以洗毛落物、淤泥为基础,将其共同植入上述混合物中进行堆肥发酵,处理120天,最后检测其速效氮、钾和磷的含量变化。实验表明,随着时间的延长,氮和磷增加,但是增长时间较长,增长缓慢,钾几乎没有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