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在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中为最多见,约占80%以上,其发生、发展、转移的确切机制尚未明了。乳腺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基因(marray serine proteinase inhibitor,Maspin)是一种新近发现的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基因,作为一种抑癌基因,它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活性、侵袭和转移,它的丢失或表达降低无疑会促进肿瘤的发展。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与肿瘤的浸润、转移和预后密切相关,其中MMP-9是近来年发现的肿瘤促进因子,能促进肿瘤发生侵袭和转移。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是目前所知的最关键的血管生成促进因子之一,特异作用于细胞内皮细胞,促进内皮细胞增殖,诱导血管形成,促进肿瘤生长和转移。本研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Maspin、MMP-9和VEGF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探讨三者的表达水平与口腔鳞鳞状细胞癌各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及其对预后的意义。
方法:选取存档的50例OSCC组织标本,其中高分化鳞癌40例,中分化鳞癌5例,低分化鳞癌5例,有淋巴结转移者14例。正常口腔粘膜组织标本2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一过氧化物酶连接法,分别检测maspin、MMP-9和VEGF的表达情况。所有数据经SPSS 10.0统计软件处理完成,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析各指标在肿瘤组织中的相互关系。结果:1 Maspin在正常口腔粘膜组织中表达率为90.0%(18/20),OSCC中的maspin阳性表达率为72%(36/50),低于正常口腔粘膜组织,差异有显著性(P<0.05)。Maspin蛋白表达与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的性别、发病年龄、部位无关,与肿瘤组织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和淋巴结转移有关。Ⅰ期与Ⅱ期的阳性率83-3%(25/30),高于Ⅲ期与Ⅳ期的阳性率55.0%(11/20),Ⅰ期与Ⅱ期的缺失率16.7%(5/30)低于Ⅲ期与IV期的45%(9/20),差异有显著性(P<0.05)。病理分级G1+G2的阳性率77.8%(35/45)高于G3 20%(4/5),差异有显著性(P<0.05)。淋巴结转移者阳性率57.1%(8/14)低于淋巴结转移阴性者的阳性率77.8%(28/36),差异有显著性(P=0.01)。
2.MMP-9在正常口腔粘膜组织中无表达(0/20),OSCC中的MMP-9阳性表达率为64.0%(32/50),高于正常口腔粘膜组织,差异有显著性(P<0.01)。MMP-9表达与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的性别、发病年龄、部位、淋巴结转移无关,与肿瘤组织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有关。Ⅲ期与Ⅳ期的阳性率90.0%(18/20)高于Ⅰ期与Ⅱ期的阳性率46.7%(14/30),差异有显著性(P<0.01)。病理分级G3的阳性率100%(5/5)高于G1+G2的阳性率60%(27/45),差异有显著性(P<0.05)。
3.VEGF在正常口腔粘膜组织中表达率为25.0%(5/20),OSCC中的VEGF阳性表达率为50%(25/50),高于正常口腔粘膜组织25.0%(5/20),差异有显著性(P<0.01)。VEGF表达与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的性别、发病年龄、部位无关,与肿瘤组织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和淋巴结转移有关。III期与IV期的阳性率75.0%(15/20)高于I期与II期的阳性率36.7%(11/30),差异有显著性(P<0.01)。病理分级G3的阳性率100%(5/5)高于G1+G2的阳性率46.6%(21/45),差异有显著性(P<0.05)。淋巴结转移者阳性率78.6%(11/14)高于淋巴结转移阴性者的阳性率41.7%(15/36),差异有显著性(P<0.05)。 4 Maspin蛋白表达与MMP-9蛋白表达呈负相关(r=-0.313,P<0.05);Maspin蛋白表达与VEGF表达呈负相关(r=-0.469,P<0.01);MMP-9蛋白表达与VEGF表达呈正相关(r=0.350,P<0.05)。
结论:1 Maspin在口腔鳞状细胞癌有一定表达缺失率,而且与病变进展和分化有关,肿瘤分化越差,maspin的缺失率越高,证实Maspin表达缺失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中有重要作用;
2.MMP-9在口腔鳞状细胞癌表达率比正常口腔粘膜高,在病变进展中发挥作用,肿瘤的发生发展及侵润均与MMP-9降解胶原有关;
3.VEGF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病变进展侵袭中有重要作用;
4 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中maspin、MMP-9、VEGF同时发生异常可作为评估口腔癌恶性程度的重要生物学指标,联合检测maspin、MMP-9、VEGF的表达对了解口腔癌恶性行为有一定意义并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