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研究的先锋: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案例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n3494084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以文献阅读、资料整理和史料挖掘等为基础,运用比较、分析等方法对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的人才群体、科研课题及其行了探讨,并对其制度模式方面进行了考察,得出如下结论:一,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的制度模式是在对西方工业研究模式的仿效下,结合当时实际的探索.二,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的科研成果中以发酵和菌学研究为代表的成果,不但有应用价值,而且在学术上有理论意义.三,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聚集和培养了一大批人才,该社的科学家在当时和新中国成立后都是中国工业研究的一支重要力量.论文对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的深入研究,一方面黄海化学研究社的历史得到了梳理和新的解读,挖掘了若干新史实,一些结论填补了前人研究的空白.另一方面揭示了黄海化学研究社在中国近代科技发展中的角色,为当前的科技体制改革提供了一些值得借鉴的材料.
其他文献
判断力批判研究审美判断(鉴赏判断或趣味判断),是在先验哲学的范围内,从先验理性出发,按照先验原理进行,其根本宗旨是寻找鉴赏判断的先天原理.审美判断力的独特性质就在于它
儒家文化究竟对中国古代科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自“五四”以来,这就是中国思想史、科技史、社会史共同面临但又悬而未决的问题。 早先对此问题的研究呈现两个突出的特点:在观
"五四启蒙运动标志着我们民族意识的空前觉醒.但是,一方面由于五四运动的两大任务——政治救亡与理性启蒙发生了严重的失衡,诸如争取个性解放、个体自由、民主与平等等启蒙口
ISO14000是将制度经济学中通过"标准化"完善市场信息传递机制,避免社会成本浪费原理的具体运用.ISO14000的推广过程,是企业建立环镜体系,全面变革企业管理,进行制度创新和绿
宗教和中国传统儒家哲学对人生终极关怀的设定体现和满足了人的一部分精神需求,但它们都是不科学的.在当今时代条件下,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开放和发展的体系对人生终极关怀重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