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铬和钒的研究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guo1guogu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属元素的分析在现代医学、药学、生命科学、食品科学、材料科学、地质、化工、环境监测等领域,都有很重要的意义。有些金属离子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如钒、铁、锌、铜等,在人体内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当其含量超过一定的数量就会产生毒性作用;而有些金属离子对人体有毒,如铬、铅、汞、砷等,这些金属离子化合物不仅毒性高,而且还会在各种有机体中积累,产生蓄积毒性,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危害。 常见金属离子的测定方法有:原子吸收光谱法、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发射光谱法、电化学法、电感藕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等,这些方法具有高灵敏度和准确度的特点,但是它们所需仪器设备昂贵、操作步骤冗长费时。在一定程度上使这些方法的应用和推广受到很大的限制。而催化动力学光度法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设备简单、操作简便的特点,是测定痕量金属的有效方法之一。 本论文采用催化动力学光度法分别对测定痕量金属铬(Ⅵ)和钒(Ⅴ)进行了研究,并对其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全文分为3章,各章主要内容如下: 1.分别概述了动力学分析法和催化动力学光度法的发展、基本原理、特点、分类及应用价值,并按不同催化体系,从反应条件、灵敏度、测定范围和应用等方面对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铬和痕量钒的文献资料进行了综述。 2.研究了在pH5.0的HAc—NaAc缓冲溶液介质中,在增敏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及活化剂邻菲啰啉(phen)共同作用下,Cr(Ⅵ)能催化过氧化氢氧化茜素红(ARS)褪色的作用,建立了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Cr(Ⅵ)的新方法,并研究了影响催化褪色反应的因素。本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008~0.10μg/mL,检出限为2.7×10-10g/mL。将此体系应用于水样及土壤样品中铬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3.研究了在0.1mol/L磷酸介质中,活化剂抗坏血酸(C6H8O6)的作用下,V(Ⅴ)催化氯酸钾(KClO3)氧化甲基红(C15H15N3O2)褪色的指示反应,由此建立了一种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的测定痕量钒的催化动力学光度新方法。研究了影响该催化褪色反应的因素。本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9~7.0ng/mL,检出限为2.9×10-11g/mL。该法用于实际样品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其他文献
TiO_2作为一种半导体催化剂因其具有强的氧化性,无毒性,长期稳定性,低成本,高催化活性等优点被人们广泛应用。然而,TiO_2具有较大的禁带宽度导致其对太阳能的利用率低,同时光生电子和空穴容易复合。设计和构筑复合光催化材料是提高光催化性能的主要途径。二维层状材料BCN是一种介于石墨烯和六方氮化硼材料之间的一种新型半导体,且具有较宽的可见光响应范围、可调控的能带结构、化学稳定性好、不含金属等优点,成
学位
毛细管电泳(CE)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种新的分离分析技术,发展非常迅速。与其它方法相比,CE具有高效、快速、低耗、费用低和对环境友好等优点。分析工作者在检测方法和检测器
为建立更加便捷有效的家校沟通方式,我校建立了微信公众平台,并对其进行了探索实践,运用这一“形”微而“神”不微的公众平台,实现了有效的家校互动,打造了移动的教育文化品
气凝胶是一类具有极高比表面积和孔隙率的纳米多孔材料。由于其独特的理化特性,使得气凝胶具有优异的绝热性能、吸附特性、量子限域效应等,在高效吸附材料、透明绝热材料、粒子
本文运用动力系数法设计并制造爆炸容器,首次利用冲击波飞片法成功实现将He分子嵌入富勒烯笼内,制备得到了Hen@C60,探讨并获得了制备氦内嵌富勒烯[60]的初步条件:150mg富勒烯粉末
DNA电化学传感器具有检测速度快、方法简便、仪器性价比高等特点,因而最有希望成为大规模商业应用的传感器。但是这些传感器还存在选择性不好、灵敏度不高、稳定性不强等缺点。把纳米技术与核酸检测技术融为一体制备成新型的纳米生物传感器是解决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缺点的一种有效的办法。随着纳米技术和复合材料的飞速发展,一些具有纳米尺寸的导电聚苯胺及其衍生物复合材料已被成功地合成出来,这种具有较高的电导率及良好的物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是干细胞的一种,因能分化为间质组织而得名,具有亚全能分化潜能,在特定的体内外环境下,能够诱导分化成为多种组织细胞。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干
海洋微生物代谢产物的研究是近年来国际上的热点。海洋微生物由于特殊的海洋生理环境,能产生结构独特,骨架新颖的各式各样的次级代谢产物。目前,已经从红树林内生真菌次级代谢产
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PerformanceLiqidChromatography,HPLC)是在本世纪70年代,在经典液相色谱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分离分析技术。分析速度快、分离效能高、检测灵敏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