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70年代,资产证券化兴起,随后它在全世界的范围内快速发展。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内的商业银行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国内的商业银行在经营和管理活动中,一般都会有资产的流动性差、资本充足率过低、资金的来源太过单一的问题,信贷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新型金融工具,可以给这些问题提供一些新的解决方案。2005年,我国开始了信贷资产证券化的试点,中国建设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是第一批试点单位,中国建设银行发行了建元一期资产支持证券,国家开发银行发行了开元一期资产支持证券。在资产证券化推出不到三年之际,美国爆发了次贷危机,中国经济也受到影响,资产证券化试点暂停,在暂停近四年之后重启。商业银行进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可以帮助其降低融资成本、调节资产负债结构、释放监管资本、盘活不良资产,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经营管理的效率,本文在考虑了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基础上,分析了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对银行发展产生的影响,研究可以为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提供参考价值。本文以国内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并从国内外两个角度进行了综述;然后,对概念进行界定,阐述了基本理论:资产证券化的运作机理,信贷资产证券化的相关理论,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相关理论;接下来,对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发展历程和现状进行分析,以及对信贷资产证券化作用于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的运行机制进行了分析;随后,进行了信贷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信贷资产化对商业银行的盈利性和流动性有利,但是信贷资产证券化在特定的情况下不利于商业银行的风险防范;最后对全文的内容进行了总结和分析,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和建议。